家庭自動化沿革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家庭自動化的觀念是由日本首先提出,日立(Hitachi)和松下(Panasonic)於1978年便提出家庭自動化系統方案;Sanyo、Sony、Toshiba則是最先提出家庭自動化產品的企業。Honeywell在1978年首次展示「自動化家庭」架構,X10系統則是在1979年出現;GE在1983年提出多媒體家庭匯流排通訊協定Homenet;CEBus和Smart House技術在1984年於美國出現。GIS、Home Automation Ltd. MK Electric….等歐洲公司,也陸續開發出自己的家庭自動化系統,而完整的自動化家庭系統則是在1992年推出。
何謂無線感測網路
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感測器(Sensor)、監示器(Monitor)、控制器(Controller或Actor)等功效所構成,利用低成本、低耗電的優勢,將各種感知器網網相連,串連成一個感測網路,透過該網路可實現各種過去所做不到的生活應用,如家庭保全、環境監測、家庭/大樓自動化、定位應用等。
WSN的實際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智慧化居住空間在近年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四大生活指標—「安全、保健、便利、舒適」,安全更是列為首位,因此如何針對不同領域、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且利用WSN技術將感知化為無形,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融入環境感測世界中,將成為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
WSN實際應用案例
目前WSN的實際應用範圍包括:
- ●消費性電子的遙控器與接收器。WSN能把目前的紅外線遙控改用成無線遙控,不僅沒有紅外線在方位、距離、只能單向發送控制命令、無法接收受控者所反應的狀態資訊等的功能限制,並且能達到雙向傳遞訊息受限降低的方便。
- ●照明、空調、保全、門禁。WSN能夠應用於居家或建築物的自動化控制,包括屋內外的亮度與照明開關感測、控制溫度濕度等狀態來回應變更空調環境等,此外還有偵煙消防、紅外線防盜等感應控制,門禁感應與鐵捲門控制等等。
WSN在其他應用領域包括:
- ●工業工廠自動化控制。WSN能應用在工廠的資產盤點管理、生產流程控制、環境能源控制等。像是倉庫中的無人搬運車、生產線上的機械手臂、後段的品管檢驗感測等,WSN均能強化提升作業品質。
- ●資訊週邊設備。像是人機介面裝置(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如玩具、電腦鍵盤、滑鼠、搖桿、手寫筆、觸控板等,也都可以採行WSN技術來感應與控制。
家庭自動化為何採用ZigBee
大多數應用於工業環境自動化、家庭自動化與商業大樓自動化等控制應用的WSN,目前最大問題即在於不管是感測器或網路通訊本身,皆無統一標準規格,因此各家廠商只能按自身技術開發定義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無形中也會妨礙WSN技術的推廣與發展。不過作為短距離無線傳輸通訊協定的802.15.4/ZigBee,因為低成本、低功率、低耗電的特性,相當適合擔負WSN需要大量部署傳輸需求的主幹角色。此外在安全方面,ZigBee在標準規範中,定義以128bits AES加密演算法作為安全機制的準則,因此對一般WSN的應用而言,ZigBee可提供使用者最安全的傳輸環境;尤其在遠距跨區控制時,ZigBee安全性功能的優勢便顯現出來。在系統設計方面,此加密的功能可由軟體來實現或直接做在硬體中,例如UBEC的UZ2400系列,藉此降低軟體運算的負擔,並提升系統效率。
ZigBee傳輸的技術關鍵
ZigBee能滿足市場對支援低資料速率、低功耗、安全可靠、低成本的無線網路傳輸需求。ZigBee聯盟(ZigBee Alliance)在IEEE 802.15.4無線標準之上開發了標準化的通訊協定,並與IEEE密切合作提供市場具完整性且可相互操作的網路協定,例如該組織提供包括ZigBee軟體層的802.15.4系統互通性測試認證。
ZigBee的射頻標準及工作頻率,包括全球的2.4GHz、美洲的902到928MHz和歐洲的868MHz。16個通道的2.4GHz頻段可以達到250Kbps的原始資料吞吐率,10個通道的915MHz頻段為40Kbps,1個通道的868MHz頻段為20Kbps。ZigBee可傳輸距離為10到75公尺,取決於輸出功率和環境參數。ZigBee在2.4GHz頻段利用直接序列展頻技術(DSSS),並採用偏移-正交相移鍵控調變(O-QPSK),通道頻寬為2MHz,通道間距為5MHz。而868MHz和915MHz頻段也採用直接序列展頻技術,但是採用二進位相移鍵控調變(BPSK)。
ZigBee的訊框結構在IEEE802.15.4所定義的4個基本訊框類型為:資料訊框、應答訊框(ACK)、MAC命令訊框和信標訊框(beacon)。資料訊框提供最多104 bytes的Packet。訊框被標號以確保所有的資料封包可以被追蹤,用一個訊框檢查序列來確保資料封包沒有錯誤地接收,這種訊框結構提高在惡劣條件下的可靠性。
IEEE802.15.4另一個重要的結構是應答訊框(ACK),利用規定訊框之間的「靜默時間」,提供了從接收器到發送器的反饋,以確認資料封包被正確無誤地接收。MAC命令訊框則提供客戶節點的遙控和配置機制。無論網路有多大,集中型網路管理者都可利用MAC來配置每個客戶的命令訊框。信標訊框則是用來喚醒客戶設備,這些設備偵聽他們的地址,若無收到訊號便進入睡眠狀態。信標對於網格網路和叢集樹狀(cluster-tree)網路來說非常重要。
未來還是擁有低功率特性的ZigBee技術比較有發展潛力。低功率模式ZigBee很適用於無線網路監測系統。以火災警示器來說,ZigBee平常無須動作,只要在火災發生時趕快發出警報,可以好幾秒鐘才檢查一次溫度計,溫度正常便可繼續休眠。基本上,只要是被動式的防盜或安全系統,都適用於此方式,頂多就是每日例行檢查,發出一個訊號,要各感應器自行回報目前工作狀態。
家庭自動化不採用其他標準原因
家庭自動化系統不適合採用Wi-Fi 或是Bluetooth、而適合採用ZigBee的原因,在於ZigBee耗電低,除傳送少量資料外,平時均能處於近似休眠的狀態,只會在與中央控制器或主控電腦之間進行收發無線訊號時才會運作。此外ZigBee在抗干擾能力及晶片價格上的競爭力遠勝於Wi-Fi。如此在鋪設WSN ZigBee傳輸,不僅無須任何電源插座,也能大大提高電池的續航力。
從長遠市場觀察,ZigBee在互通性及大型區域家庭自動化將略勝一籌。此外,ZigBee的抗干擾能力及晶片價格亦優於Wi-Fi以及藍牙。至於另外一個常與ZigBee做比較的技術Z-Wave,其在耗電流表現以及網路擴充性上,均較ZigBee差,且Z-Wave並非採用IEEE的標準做為實體層,在未來產品的互通性上,將受到很大的限制。
(表一) ZigBee、Wi-Fi、Bluetooth傳輸效能比較一覽
標準 |
頻寬 |
功耗 |
協議堆疊 |
特性 |
應用 |
Wi-Fi |
達54Mbps |
40+mA TX,
待機20mA |
100+KB |
高數據率 |
網路瀏覽、
PC網路、
檔案傳輸 |
藍牙 |
1Mbps |
40mA TX,
待機0.2mA |
-100+KB |
互通作業
取代纜線 |
無線USB、
手持裝置 |
ZigBee |
250Kbps |
30mA TX,
待機3mA |
4”32KB |
電池壽命長
低成本 |
遙控、電池供電產品、
感測應用 |
家庭自動化WSN廠商發展現況
目前市場上提供ZigBee相關的IC廠商已有將近10家以上。從早期的Chipcon/TI、Freescale、達盛電子(UBEC)、Embers、OKI到近期的Jennic、Samsung、RadioPulse、STM、Microchip、Renesas、NEC等,已形成完整的上游供應鏈。
不過由於WSN技術的應用實在太廣,往往需要整合各種軟硬體不同的技術領域,方能構建完整穩定的WSN系統。因此,全方位而綿密的技術支援,將是ZigBee晶片供應商能否勝出的關鍵。台灣目前唯一的ZigBee晶片供應商,早在2002年ZigBee聯盟成立時,即成為會員並開始相關產品研發計畫,目前除了提供ZigBee/IEEE802.15.4的晶片外,同時也提供包含天線設計、模組設計等技術支援。在ZigBee堆疊及應用軟體方面,台灣亦有資策會及工研院等單位從事相關開發作業,配合晶片供應商,已經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全球第3家推出2.4GHz IEEE802.15.4單晶片的達盛電子,頻獲許多國際MCU大廠的青睞,順利與NEC、Fujitsu、Microchip等大廠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成功仍待努力
專精於低速率、低成本、低耗電且易於開發的ZigBee是否一定會成功?眼前似乎尚未明朗。目前,ZigBee SoC的晶片價格在數量達百K時約3美元左右,但這個市場價格極有可能降到2美元來刺激市場需求,研究顯示這個目標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屆時,相信在市場價格降低的刺激下,會為ZigBee市場注入啟動的活水。看好ZigBee市場並已深耕多時的台灣廠商,也更緊鑼密鼓地研發新應用技術,努力朝向成為全球無線通訊IC製造業中的佼佼者邁進。
(本文由達盛電子UBE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