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技術與市場共同演化的WiMAX
 

【作者: 陸向陽】   2007年05月0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0692】

從種種角度看,2007年都將是WiMAX最有機會的一年,特別是新一代的WiFi(IEEE 802.11n)標準遲遲無法底定、UWB(IEEE 802.15.3a)的IEEE工作小組正式解散、MBWA(IEEE 802.20)制訂進程遭凍結等,加上WPAN、WSAN等運用也都方興未艾,如此使已有IEEE正式標準背書的WiMAX(IEEE 802.16)格外被看重,尤其Fixed WiMAX於2004年即底定,Mobile WiMAX也在2005年底頒佈,且經過電信設備商、全球各地的電信服務業者一年的摸索、驗證、試營後,WiMAX可說已達成熟階段,能否起飛或持續緩步,今年都將是最關鍵。



《圖一    WiMAX Forum的官方網站可查詢已通過WiMAX Forum認證的WiMAX裝置、設備,通過認證稱為「WiMAX Forum Certified」,WiMAX Forum表示其他以「WiMAX-ready」、「WiMAX-compliant」、「pre-WiMAX」之名者銷售者並未通過正式的WiMAX Forum認證。(資料來源:http://www.wimaxforum.org/kshowcase/view/)》
《圖一 WiMAX Forum的官方網站可查詢已通過WiMAX Forum認證的WiMAX裝置、設備,通過認證稱為「WiMAX Forum Certified」,WiMAX Forum表示其他以「WiMAX-ready」、「WiMAX-compliant」、「pre-WiMAX」之名者銷售者並未通過正式的WiMAX Forum認證。(資料來源:http://www.wimaxforum.org/kshowcase/view/)》

演化階段一:xDSL的低廉、無線式代用品

雖然今日WiMAX格外被看好,但WiMAX的技術卻不是一日便成就,其初版標準可追溯至2001年,並在之後的數年內有數次的演化與轉折。


WiMAX最初的用意是提供無線式的xDSL,針對一些地廣人稀、營運效益尚不足以牽佈實體xDSL線路的寬頻上網市場而設立,因此WiMAX被設定成要盡可能遠的傳輸距離與盡可能高的傳輸頻寬,WiMAX無線收發的距離每多延伸1km,也就意味著可以多精省1km的實線牽佈與維護成本。


更具體而言,WiMAX適合用在美、加、紐、澳等國的地廣人稀處,或印尼的多島嶼國度,這些地區不是較難牽佈實線就是不達牽佈實線的經濟規模,或者是在新興國家中,新興國度的消費力尚有限,如何提供比實線成本更低廉的寬頻方案也適合用WiMAX。除這些外,WiMAX也期望成為企業在原有實線之外的備用傳輸線,以支援企業的異地備援。


也因為WiMAX的基地台(Base Station;BS)會佈建在地廣人稀處,且必須盡可能擴展傳輸距離與傳輸速度,所以WiMAX採行視界內(Light-Of-Sight;LOS)的收發,即是收發路徑之間除了空氣外不能有其他阻隔物,否則將無法順利傳遞。


這個階段的WiMAX(2001年12月頒佈的IEEE 802.16)可以提供1~3英哩的傳輸距離,以及32Mbps~134Mbps的傳輸速度,並且使用10GHz~66GHz的頻段,頻段內每個通道佔用20MHz、25MHz、或28MHz頻寬,以及使用QPSK、16QAM、64QAM等調變技術。


《圖二   WiMAX在收發速度低於WiFi,在移動性上低於HSxPA(x=D、U)、UMTS(3G)、GSM(2G)等手機通訊。》
《圖二 WiMAX在收發速度低於WiFi,在移動性上低於HSxPA(x=D、U)、UMTS(3G)、GSM(2G)等手機通訊。》

演化階段二:無線都會區域網路

在完成初期標準後,制訂小組進一步體認到:視界內的無線通訊只適合在兩遠地間的無阻隔收發,但電波信號卻無法像行動電話服務般地穿透建物,讓用戶直接在室內運用無線。為此WiMAX增訂了視界外(Non-Light-Of-Sight;NLOS)的傳輸標準,使跨遠佈建的LOS型WiMAX在接近用戶區時可改用NLOS型WiMAX,讓信號可穿入建物,達到全程無線的寬頻服務。


倘若WiMAX無法提供到府入戶的無線服務,而必須在戶外WiMAX基地台與各用戶間再行牽佈實線才能上網,如此WiMAX標榜的「精省最後一哩的牽佈、維護成本」就大失其義。穿透性傳輸的WiMAX是在2003年1月頒佈,稱為IEEE 802.16a。


為了達到穿透性,因此802.16a在無線規格上也另有定義,802.16a的頻段為2GHz~11GHz,每通道頻寬為1.25MHz~20MHz,傳輸率方面最高達75Mbps,傳輸距離為3~5英哩。乍聽之下穿透性較非穿透性有較遠的傳輸性,然恰恰相反,穿透性傳輸必然有較高的能量折耗、信號衰減,傳輸距離必然低落於非穿透性,事實上在802.16a擁有3~5英哩傳距的同時,非穿透性的802.16也將傳距推進到30英哩,不過此是最佳狀態的極致表現,須基地台高度、天線增益、發送功率等相關條件的配合才行。


WiMAX從非穿透性的郊區進入到穿透性的市區,但在市區的覆蓋距離表現上又不及一般的GSM、3G手機的基地台,而手機被視為WWAN的無線廣域網路,所以穿透性的WiMAX被定位為覆蓋範疇較小的WMAN無線都域網路。


《圖三   在2005年底IEEE 802.16e行動式WiMAX標準一底定,ST立即於2006年1月9日推出支援802.16e標準的系統單晶片(SoC):STW51000,該單晶片適合用於行動用的WiMAX基地台中。(資料來源:www.ST.com)》
《圖三 在2005年底IEEE 802.16e行動式WiMAX標準一底定,ST立即於2006年1月9日推出支援802.16e標準的系統單晶片(SoC):STW51000,該單晶片適合用於行動用的WiMAX基地台中。(資料來源:www.ST.com)》

與WiFi互競的技術導入、提升

接著是2004年的IEEE 802.16d,802.16d是WiMAX技術的一次演化提升,對此必須說明WiMAX的技術歷程才能體會。


首先,802.16是在2001年提出,在此之前的1999年即有WiFi的802.11a、802.11b,所以WiMAX能以11a、11b的WiFi為鑑進行技術改進,例如在MAC方面,WiFi採行爭搶式的服務,每個需要無線收發服務的末端裝置(Subscriber Station;SS)以隨機方式向無線存取點(Access Point;AP)提出服務需求,若同時間內有兩個以上的SS提出需求則會有存取衝突,會要求各SS再隨意選定一個時間再次提出需求,直到無衝突時AP才正式為SS提供收發服務。


這樣的作法導致與AP較近的SS具有較快速回應往返與較多次的嘗試機會,以致AP服務近距離SS的次數較多,進而此傳輸量較大,相對的離AP較遠的SS獲得服務的機會較少、反應慢、傳輸量小,如此不利於即時傳輸性的應用,如VoIP、IPTV等。


相對的,802.16的WiMAX不採行爭搶法,而是採行排程演算法,各SS僅需在首次進行爭搶,之後由基地台進行存取時槽(Access Slot)的配置,每個時槽即是服務各SS的時間,且可依據應用之需而加大某一時槽,如此在存取上比WiFi更具頻寬效益。此外WiMAX也在起步設計時就建立起QoS機制,相對的WiFi在之後才增訂IEEE 802.11e及WMM來因應QoS需求。


到了2003年,由於IEEE 802.11g的提出,使OFDM調變正式成為無線技術的主流,過去的IEEE 802.11a雖已使用OFDM技術,但卻不是在2.4GHz的全球適用性頻段,而802.11g在2.4GHz頻段使用OFDM調變,使OFDM技術快速普及,相對的WiMAX卻仍未具備OFDM調變技術,僅具單純的QPSK、16QAM、64QAM技術,為了跟上世界潮流,2004年訂立的IEEE 802.16d,正式將OFDM技術導入WiMAX,避免WiMAX落後於WiFi。


雖然同樣用20MHz的通道頻寬、雖然同樣使用OFDM的調變技術,但WiMAX與WiFi卻有不同的設計,WiFi的每通道頻寬為固定,無法再行調整,而WiMAX能夠以每1.25MHz為單位進行增減調整,另外WiMAX將通道切分成256個子載波來運用(也因此被稱為OFDM256),相對的WiFi僅切分成52個,如此在資源調配上也更細膩。


由於OFDM256的新調變作法同時適用於LOS型與NLOS型的WiMAX,同時也無必要再行過去的單載波(Single Carrier;SC)調變法,一律改採OFDM,所以802.16d同時取代了802.16與802.16d,成為新的WiMAX主標準。同時802.16d也讓WiMAX在多方存取技術也由動態性TDMA進展至OFDMA。



《圖四   各式無線通訊技術的傳輸率與傳輸距離比較圖。(資料來源:http://www.wisoa.net)》
《圖四 各式無線通訊技術的傳輸率與傳輸距離比較圖。(資料來源:http://www.wisoa.net)》

演化階段三:WLAN、WWAN的橋接、補強器

完成2004年的802.16d後,接續著的是IEEE 802.16e,802.16e是針對行動運用而訂立,過往以來的WiMAX都只用於固定式運用,無論BS或SS都是以固定不動的方式進行收發,而802.16e能在行車時運用,在時速120km、150km內都仍可進行收發服務。


為了適合行車通訊之用,WiMAX標準也再行增訂,頻段改為2GHz~6GHz,每通道頻寬5MHz,傳速最大15Mbps,傳距則為1~3英哩,由於在車內也能使用,所以屬穿透性的NLOS型傳輸。


不過此舉似乎也觸動Nokia的神經,認為行動版的WiMAX更近似於3G、進而威脅3G,因此退出WiMAX陣營,然之後由於Intel等WiMAX主導業者主張Fixed/Mobile WiMAX都只作為WLAN與WWAN間的橋接、補強之用,使覆蓋率更達完整,而非取代性質,如此使Nokia重回投入WiMAX。


802.16e不單是為車用需求而進行規格增訂,也為WiMAX導入了更多新技術,在多方存取上增加了SOFDMA(可擴展性的OFDMA),使原有OFDMA獲得強化,此外也包括強化覆蓋率、穿透性、新增下行傳輸用的子通道(Sub-Channel)使覆蓋率更具調整性、強化快速傅利葉轉換(FFT)以延緩多徑衰落的距離、擴增頻寬不再需要連續性的配置、新增智慧型天線(AAS)、新增多進多出(MIMO)技術等。


這同樣是與WiFi競賽,同時也是與3G競賽,WiFi在完成802.11g的制訂後,下一代的802.11n也導入了MIMO技術,雖然WiMAX落後於WiFi使用OFDM技術,但此次卻領先使用MIMO技術。此外Mobile WiMAX使用的HARQ技術,在3.5G的HSDPA、3.75G的HSUPA中也有使用。


至此很明顯的,WiMAX經歷三次技術演化,且市場定位也依據三次演化而有不同的功效訴求:Wireless xDSL、WMAN、Bridge(或Convergence,聚合),透過演化的運用擴展讓WiMAX的潛在用量最大化,進而用量價均攤的效益讓WiMAX的成本最小化。



《圖五   Aperto Networks公司的各款WiMAX裝置、設備,包括基地台、用戶端數據機、以及方位性天線等。(圖片來源:http://www.apertonet.com)》
《圖五 Aperto Networks公司的各款WiMAX裝置、設備,包括基地台、用戶端數據機、以及方位性天線等。(圖片來源:http://www.apertonet.com)》

行銷、過譽的WiMAX加以還原

WiMAX的發起晚於WiFi、3G,且支持者不是新興業者,就是剛跨入無線通訊領域的新進業者(如Intel),WiMAX為這些業者的主要、首要投入,因此在市場行銷上也最為積極,但也因此讓通訊產業的原有業者認為WiMAX的技術被過度誇耀,實際上並未如行銷所言的神奇理想,所以WiMAX有關的進一步技術表現也值得談論。


首先,WiMAX強調的高傳輸率(70Mbps、74Mbps)、大覆蓋率(50km、70km)並不是同時具備,而是各自條件最佳化的表現,務實而言在上下行皆10Mbps的對稱傳輸下WiMAX僅有10km的傳輸距離,且為非穿透性的視界內傳輸,一旦到了市區將有30%的WiMAX BS佈建必須換用NLOS型傳輸,如此若同樣是上下行皆10Mbps的傳輸,則傳輸距離將降至2km。


其次,時速120km、150km也能收發的Mobile WiMAX,也如同其他通訊標準般的理想,GSM標榜120km內可正常通訊,PHS標榜100km內可正常通訊,但實際上GSM在80km、100km即難以收發,PHS也在60km、70km就難以接濟,WiFi也類似,WiFi在60km/hr下仍可通訊,但實際上30km/hr即有困難,WiMAX也類似,部分測試驗證下認為70km/hr是其務實傳輸的上限。


再者,WiMAX為了達到長遠覆蓋率而大幅增強發送功率,一般而言WiFi的BS(即AP)僅有100mW,部分國度地區在法規上允許到160mW(日本)、200mW(歐洲),而戶外運用可至1W,至多4W。相對的WiMAX的每個BS可配置1~6組方位性天線,每組方位性天線為250W,如此WiMAX BS的發送功率將在250W~1500W間,此也遠勝現有GSM BS的40W、PHS PS的0.5W。


不僅如此,WiMAX用戶端的SS也一樣有較高的功率,安裝於室內的NLOS型WiMAX無線數據機有6~8W的功率,有的為10W,若為中小企業的用戶端小型WiMAX BS更是達75W,如此高的電磁波會否對用戶造成危害也不無擔憂。


此外,WiMAX期望用戶端的WiMAX數據機可直接裝設、配置於室內,且希望在室內任何角落都可與室外的WiMAX BS維持收發,即是讓用戶端的安裝便利性達到最高,倘若裝設於戶外,則裝設難度將與衛星天線一樣,需要專業人員的工程性調整,而室內裝配的難度將低於室外,且室內任何位置都可放置的話,其安裝便利性將與WiFi相同。


不過,目前為止這似乎是理想,無論裝設於室內室外,WiMAX的用戶端數據機都需要專業性的方位、高度調整才能完成裝設,否則收發效果難以理想,倘若此情形無法改善,也將影響WiMAX的推行,任何用戶端的使用都要專業人員到府裝設,而不像WiFi由消費者自賣場買回就可使用,普及速度自然會減緩。


《圖六   Aperto Networks公司的PacketWave系列基地台及其天線,裝設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Riyadh)市的建物上。(資料來源:http://www.apertonet.com)》
《圖六 Aperto Networks公司的PacketWave系列基地台及其天線,裝設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Riyadh)市的建物上。(資料來源:http://www.apertonet.com)》

《圖七   加拿大Wavesat公司所提出的行動式WiMAX用戶端晶片組:UMobile系列,支援2x2的MIMO收發,UMobile是針對筆記型電腦而設計,因此也提供Mini-PCI的參考性設計,同時也通過WiMAX Forum的認證。(資料來源:http://www.wavesat.com/products/umobile.html)》
《圖七 加拿大Wavesat公司所提出的行動式WiMAX用戶端晶片組:UMobile系列,支援2x2的MIMO收發,UMobile是針對筆記型電腦而設計,因此也提供Mini-PCI的參考性設計,同時也通過WiMAX Forum的認證。(資料來源:http://www.wavesat.com/products/umobile.html)》

結論:未來仍有隱憂要排除

最後,雖然WiMAX大為看好,且有可能再行增訂其技術標準,以擴展延伸到原有IEEE 802.20的WWAN應用領域,但眼前WiMAX仍有些隱憂尚未排除。


其一,WiMAX使用的頻段並非全球通行適用,各國各區對此頻段有不同的作法,有的已有他用,必須有數年的讓渡時間才能換用WiMAX,有的雖可用此頻段但發送功率方面有該國的電信法規限制,在功率限制下WiMAX的長遠覆蓋能力將可能受限。


其二,WiMAX向來標榜低廉的替用性,然WiMAX的成形晚於WiFi、3G,推行初期必然有較高的成本,WiMAX能否達成最原初的平價設定,也必須與用量及時間競賽,倘若WiFi更普及盛行,那麼固接NLOS型的WiMAX就難以發展,倘若3G成本降幅加快,那麼行動NLOS型的WiMAX也難有機會,毫無疑問WiMAX夾在WiFi、3G間,WiFi、3G任一的強化提升,都使WiMAX首受威脅。


其三,尚不達實線牽佈規模的市場,若在使用WiMAX後而逐漸達到可實線牽佈的商業規模,這時將造成兩難局面,雖已達規模但WiMAX的佈建成本可能尚未回收,這時是否該投入實線牽佈?倘若持續用WiMAX而放棄實線牽佈,則營運服務上的競爭對手可能搶先投入牽佈,屆時用戶寧可用穩定性較佳的xDSL實線而退用較不穩的WiMAX無線,所以WiMAX的過渡性質也讓營運業者深感猶豫。


其四,WiMAX陣營雖然先後說服了歐洲的HiperMAN、南韓的WiBro與之保持相容互通,但大陸方面卻在去(2006)年另立相近標準的McWiLL,如此WiMAX能否像WiFi般獲得全球性市場的認同也產生疑問。加上3G無論是CDMA2000、WCDMA等都在持續提升數據方面的上行、下行速率,即便尚未實現也已完成未來展望(Roadmap)的設定,這使WiMAX在展望競賽中居於劣勢,沒有更後續構想的WiMAX也使業者、用戶不敢貿然投入。凡此種種,都將持續考驗WiMAX。


《圖八  行動式WiMAX的架構示意圖,圖下部為行動用戶端的收發傳輸,圖上部則連至實線牽佈的網際網路(Internet)及公眾電話網路(PSTN)。(資料來源:www.samsung.com)》 - BigPic:600x463
《圖八 行動式WiMAX的架構示意圖,圖下部為行動用戶端的收發傳輸,圖上部則連至實線牽佈的網際網路(Internet)及公眾電話網路(PSTN)。(資料來源:www.samsung.com)》 - BigPic:600x463
相關文章
主要國家行動頻譜使用現況與規劃分析
4G部署:多模的極致效用?
朝向對人類與地球更友善的資訊社會邁進
聯發科能否守住中國的一片天?
WiMAX與LTE 比您想像的更緊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29.25.10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