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伺服器系統大吹多心風
商品化大於實際效應

【作者: 林彥慧】   2007年03月26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4571】

前言

在多核心處理器被Intel用好萊塢手法炒作成一個熱門話題時,事實上,研發出第一款雙核心處理器的廠商為IBM,在1999年發表了其雙核心Power 4的計畫,以180奈米銅導線絕緣矽(SOI)製程打造,2001年就已生產雙核心的Power 4晶片,並用在IBM的RISC伺服器之中。當多核議題沸沸揚揚的環繞IT產業的周遭,但身為企業主與消費者的你,又對多核瞭解多少?根據哈里斯互動(Harris Interactive)的調查顯示,48%的PC用戶對於雙核是什麼還一知半解,而僅有的資訊只有來自廠商的廣告標語。


因為熱門,所以爭議四起。對於多核心提出的質疑比比皆是,效能提升的幅度、頻寬的搭配、軟體計費與應用軟體面臨的設計問題等都是多核心伺服器在發展上勢必得面對的問題。甚至,多核心是否只是Intel誇張的行銷炒作手法,亦或是一種科技商品化的社會現象。


有鑑於此,本文採訪了伺服器廠商,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產品經理劉一慧先生(圖一)與Sun服務事業群台灣區總經理戴碧勳先生(圖二),希望由伺服器廠商的觀點,來瞭解多核心風潮下對伺服器的影響。


《圖一   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產品經理劉一慧先生》
《圖一 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產品經理劉一慧先生》

多核心伺服器存在的理由

追求效能一直是科技發展的趨勢,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散熱問題與漏電的危機。伺服器廠商都一直在尋求提高伺服器效能的方法,從傳統的SMP(對稱多處理器)技術,到伺服器群集技術,都是通過增加處理器數量進行效能的提升。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產品經理劉一慧表示,市場轉進多核心是一種需求導向,因為客戶有效能上的需求,但是用增加處理器數量的方式來獲取伺服器性能,這代價似乎太高。因為一台雙處理器的伺服器價格,不是添加一個處理器的價格而已,幾乎兩台伺服器的價格。但是以雙核心處理器來說,就可以降低成本。雙核心伺服器的價位如果跟兩台伺服器價格相同的話,也是乏人問津,但是如果雙核心伺服器價格為原伺服器的1.2倍,而又有較高的效能,客戶很難不趨之若鶩。


Sun服務事業群台灣區總經理戴碧勳也表示,Sun在5年前開始研發多核技術以期望能提高伺服器效能,2004年Sun公佈了下一代多核心多線緒Nigara的計畫,直接挑戰8核心、單晶片32線緒平行執行的能力,在未來的20年內仍會繼續朝此方向邁進。


目前多核心的發展狀況已開始遭遇物理限制的瓶頸,因此,設計概念上,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模組式的多核心,另外一種為單晶片式的多核心。模組式的首推Intel與IBM,將兩顆雙核心以封裝方式封成一顆具備四線緒執行能力的四核心CPU,模組化的優點在於能夠加快產品的上市時間,並且可以降低時脈引發的散熱與耗電問題。2個處理器核心嵌入同1個處理器模組中,1組緊密整合的雙處理器核心能獨立運作,即使這2個處理器還是共用同1個插槽,各種應用還是像使用兩個處理器核心一樣,這種設計讓作業系統能將應用軟體的執行緒分配至多個處理器核心,藉此改進處理效率。


IBM認為,在現在強調核心數量的行銷手法上,消費者應該回過頭來仔細看真正達到的效率數字(GHz)。日前,Intel杜江凌博士也指出,多核心架構的設計並不在於核數的多寡,而在於應用的效能上,這就取決於設計者的能力,看其是否具備良好的應用彈性。


而單晶片式的多核心,以Sun為例,結合多核心的網路處理效能為其思考中心


設計出兼顧高效能、低耗電且網路處理最佳化,明年將會出32核心的CPU。Sun指出,Sun的理念為電腦就是網路,而以單晶片式的設計來說,體積比較小,能夠縮小伺服器的體積,有利於網路環境。


《圖二   Sun服務事業群台灣區總經理戴碧勳先生》
《圖二 Sun服務事業群台灣區總經理戴碧勳先生》

多核趨勢下對伺服器造成的影響

多核心對伺服器的影響總括來說,可以分為效能提升問題、軟體系統相容性問題與軟體授權計費問題。首先,在效能的問題上,效能並不會隨著核心數目而成正比級數增加。多核心處理器的效能表現上,透過整合系統匯流排至晶片之內,也許有可能比多個相同單核心處理器來得好,但是對現今多數整合記憶體控制器的處理器、或以既有系統為基礎升級為多核心的伺服器系統而言,記憶體及系統匯流排就會變成相當明顯的效能瓶頸。IBM表示,多核心並非多倍效能,在考慮多核心伺服器時,必須注重其系統的匹配與頻寬的影響。


而在軟體與作業系統的相容性上,目前普遍存在的觀點是:多核心編程難度較大,現有的程式碼無法用在多核心解決方案中。而在作業系統的部分,能夠降低因為CPU之間的協調而造成的損耗為當務之急,作業系統能否發揮每顆CPU的效能,也牽涉到更底層的伺服器硬體連接架構,記憶體、CPU與CPU間的傳輸頻寬是否夠大、傳遞是否夠快無延遲等,事實上,對作業系統來說,別再增加CPU之間溝通協調的折耗,使原有硬體設計發揮到最大效能為其最大任務。Sun表示,在作業系統方面,對於自身出產的作業系統深具信心,並且強調在新舊機種的相容性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軟體的計費方式上,以往計費方式為看核心數而定,但是目前因多核的衝擊而有了重大改變,Oracle可能開始以插槽數來計價。對此,IBM指出,在多核心的領域,將會大者恆大。有技術領先優勢的廠商,可以降低插槽數目,在軟體部分也將得到優惠。


伺服器市場的現況

在伺服器市場,IBM與Sun不約而同的提出,多核心不是今年產品的重點,對伺服器廠商來說,多核心是被Intel炒作出來的話題。Sun更明白的表示,多核心只是一種提升效能的方法,嚴格來說,不能算是趨勢。雖然伺服器廠商不諱言日後單核心伺服器消失的可能性,但是就目前為止,廠商並沒有那麼快放棄單核心伺服器這條產品線,這代表多核心目前仍是有風險的產品線。


IBM今年在伺服器部分,強調的是省電與虛擬化議題。IBM指出,省電對伺服器來說,才是真正能為客戶節省成本的關鍵,為客戶降低成本,才是最實際的考量。而虛擬化,就是要為客戶達到「俗又大碗」的途徑。當透過虛擬化技術將電腦劃分為多個作業系統,就能夠提升電腦CPU的效率,使之不常處於等待狀況,並且在流量大時降低風險。例如用於金融保險業的伺服器,一天流量最大可能是特定時間,企業主也不願意因此而多採購伺服器,因此,虛擬化技術就是因應此需求而產生的重點。而虛擬化,也是HP在著力的重點之一。


Sun定義虛擬化的意義:把資源整合在一起,分配給不同的使用者,這就叫做虛擬化。Sun也指出,多核心的確可以提高防護性,每個核心單獨跑一個虛擬空間,其中一個故障,會把故障隔離以避免故障擴散,讓其它的核心持續安全運作。但是,是否一直都持續如此高的使用性與防護性,就要看客戶的需求而進行選擇。


結論:被商品化的多核心

社會學大師馬克思(Marx)曾提出當商品的使用價值被壓抑轉為強調交換價值時,即產生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現象。而多核心的的使用價值還有待商榷的同時,多核心這個名詞,卻成為提高售價的交換價值。眼前所見,多核心如同標籤般貼在消費者的電腦產品,佔據在你我腦海中。但所擁有的實際效益與該有的效能又發揮了多少?


也許,未來真有可能是多核心的天下,而單核伺服器如同手機黑金剛一樣成為收藏品,這就叫科技的趨勢使然。但是,在技術尚未全面成熟的時局,當下的消費者,應該嚴防的是來自廠商的商業操弄,利用科學技術來喧嚷著核心數目與假性需求,賺進大把的鈔票。


商品化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當商業的力量使產品清一色的改頭換面,消費者一點選擇權都沒有。但以目前的狀況與伺服器的廠商來說,多核心只是一點一滴的讓市場與應用發生改變,並不到全面取代的狀態。IBM與Sun提醒消費者與企業主,不需要落入Intel的議題炒作,將多核心視為一種提升效能的方法,所謂的多核心伺服器,不過是多一條產品線可供選擇罷了。


相關文章
Android裝置多核心系統設計策略
漫談網格資料庫
多核心電腦帶來軟體應用的困擾
多核心伺服器處理器架構介紹(下)
多核心伺服器處理器架構介紹(上)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5.0.21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