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研發與創新為台灣資訊產業向上提升的關鍵
 

【作者: 詹文男】   2006年08月07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609】

隨著產業體質與實力的提昇,加以國際大廠委外策略的持續,台灣資訊產業在2005年有相當突出的表現。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顯示,2005年我國資訊硬體產業總產值突破770億美元,較2004成長約11%。在廠商不斷透過創新設計提昇產品附加價值、強化全球運籌及布局能力,以及建立虛擬垂直整合團隊的驅動下,預期2008全球產值規模可望突破1000億美元,再創產業的新里程碑。


不過資訊產業產值雖然持續提昇,但就國家發展而言,資訊產業的成功,引發了資源分配不均的疑慮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的風險,而這的確有討論的空間。但若進一步檢視台灣資訊產業的前景,事實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順遂,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結構的失衡。以2001年為例,由於資訊硬體產業佔台灣整體資訊產業產值八成以上的比重,是以當2001年台灣資訊硬體產業負成長9.2%時,即便新興的資訊家電產業有成長40%的突出表現,但因其佔整體產業比重僅達3%,故整體產值仍受拖累。


若再進一步看,台灣資訊硬體產業係以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與主機板這些產品為主,三者合計約佔硬體產業的60%,因此當上述產業逐步外移,即嚴重影響硬體產業的成長,也連帶衝擊了台灣整體資訊產業的產值,當然也造成就業機會減少及經濟和社會面的衝擊。


此外,台灣的優勢在於系統之設計、開發、整合以及生產製造上,但相對地,在創意、設計、行銷與服務層面則相形見拙。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台灣在設計開發、系統整合與生產製造上的表現甚至遠較大廠優秀,但在設計、行銷與服務方面卻有極大的加強空間。同樣地,在行動電話產業方面,亦存在著相同的問題。未來台灣如希望在衍生及新興產品上,繼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有必要持續提昇自身在創新、設計乃至行銷與服務等層面的能量。


而隨著台灣主力產業的逐漸外移,台灣的產業發展已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過去,台灣接受國際資訊大廠的訂單,以代工製造為主,再由國際大廠直接或台灣代替大廠間接將商品送到使用者手中,但這樣的合作模式此刻正逐步被中國大陸所取代,台灣應積極轉型尋求生存發展的空間,方能突破當前的困局。


然而,在有限資源的限制下,唯有針對關鍵項目深化發展,才能真正強化資訊產業的基礎,這些方向包括:


第一,擴大產業聚落範圍:包括持續建構完整的企業供應鏈電子化系統、運用大中華經濟圈的生產與研發資源,以培育具全球經營觀之中高階管理人才。


第二,加強關鍵零組件之主導性與「支援產業」之振興與發展:相關的策略包括運用策略聯盟或供應體系,建立關鍵零組件產業。同時,需引進技術或投資,以建立具有自主性的關鍵零組件。此外,更需利用政府資源培植相關的支援產業,如研發與設計產業等,以進一步強化關鍵零組件的發展。


第三,加強基礎設施之建置與改善:政府應積極推動全球運籌管理中心,並建構該中心所需之各項軟硬體建設。同時還須強化生活環境與基礎設施,以吸引國際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此外,亦應加速傳統產業的知識化與數位化,以支援整體產業的發展。


在上述策略的落實下,未來的台灣才有機會成為資訊產業的研發、運籌指揮,以及高階人才的培育中心,同時具備關鍵製造或服務的能力。而透過創新、速度、價值與品質的提昇,讓企業得以根留台灣,並在全球佈局據點及大陸的互動合作,進一步實現所謂「根留台灣、佈局全球」的理想。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Molex莫仕使用SAP解決方案推動智慧供應鏈合作
»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 UL Solutions針對AI技術裝置提供標準化評級
» 中美萬泰全新27吋醫療級觸控電腦專為手術室設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37.20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