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七代廠的競爭才剛塵埃落定,八代廠的競爭卻已山雨欲來。八代線的生產主力為50吋以上的電視面板產品,這些更大面積的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更多大尺寸面板,藉以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全球前幾家面板大廠均積極進行八代廠之佈局,以避免在大尺寸面板競爭行列中遭到淘汰出局的命運。
八代廠的戰火首先由日本夏普(Sharp)所點燃。夏普斥資約1500億日圓(約14.5億美元),在日本建造一座先進的LCD八代廠,並提高生產性能,以滿足快速成長的大尺寸平面電視需求。該公司八代廠位於日本龜山的夏普旗艦生產基地,預計於2006年10月正式投產,新廠初始之月產能預計為1萬5000片左右,2007年時將增加至3萬片。夏普新廠將使用最先進的八代基板,成本要比其他使用第五代、第六代甚至是第七代基板的競爭對手更為節省。其玻璃基板尺寸約2160mm×2400mm平方公尺,此種八代玻璃基板可切割出八片46吋LCD電視面板、或六片52吋面板。
南韓的LPL(LG Philips LCD)也於2006年1月之法說會中宣布該公司將投入4530億韓圜(約4.6億美元)進行P8廠與無塵室的建造,其8代廠之玻璃基板規格為2200mm×2500mm,預計月產能為六萬片,可切割八片47吋面板、或六片55吋面板。正式投產時間則未定,根據LPL自行評估,也有可能改以增建較小尺寸生產線取代八代廠之投資計畫。
三星電子與Sony繼2004年4月各出資1000億日圓共同成立七代面板廠S-LCD之後,目前又計畫再次合作投資八代廠。而原本規劃合資之八代廠玻璃基板規格為2160mm×2460mm,但由於LPL八代廠的2200mm×2500mm規格公布之後,三星與Sony經過深思熟慮,也將規格修改為2200mm×2500mm。如此一來,三星與Sony將與LPL由競爭關係改變為合作關係,但對於夏普來說則會形成威脅。該八代廠預計月產能約5萬片,可切割出六片55吋面板,比起夏普的52吋大上三吋,因此更具競爭力。
至於台灣的友達與奇美則尚處於計畫階段。友達正評估於台中興建八代廠的可行性,奇美則有興建高雄八代廠的計畫,以及增建台南一座六代廠。
八代線的主力在於生產50吋以上的面板產品。過去六代面板廠量產的結果,大幅壓低了30吋級乃至於40吋面板的成本,而七代以上生產線也讓40吋以上平面電視不再是PDP的天下,如今八代線的陸續投產則將讓LCD蠶食鯨吞的領域擴及50吋的地盤。
LCD產業的競爭自2000年開演,幾乎是以和摩爾定律相同的每18個月興建新一代廠的速度在擴產,然而消耗了鉅額的成本之後,獲利狀況卻經常不如預期。如今當競爭來到了八代廠,其建廠成本每座廠約需30~40億美金以上,由於八代廠之主力為切割50吋以上面板,但這樣的產品尚未成為市場主流,因此投資建廠之後何時能獲利,或者能否獲利都還是未知數。而目前六代、七代廠財務表現不如預期,也讓這些廠商在投資新廠之餘仍存有諸多顧忌。面板大廠如果持續擴廠競逐更新世代生產線,未來恐將出現產能過剩之問題。若能減緩投資建廠進度,反倒有機會學習類似DRAM廠等高資本密集產業,以較少成本與較平緩之學習曲線在獲利與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以市場應用層面觀之,八代廠所帶來的50吋以上大尺寸面板需求往後勢必會慢慢浮現,而八代廠讓LCD面板的戰線一舉拉升至50吋等級,也使得LCD與PDP之競爭狀況從原本各自據地為王到目前即將進行肉搏廝殺,勢必也將影響到內投影電視之銷售量,未來狀況也必須等到八代廠正式量產之後才會明朗。事實上,八代廠的投資對於面板廠商而言只是個開端,這是因為整體平面電視大型化已成為趨勢,且消費者對於高畫質與大畫面的期待需求仍不斷加溫,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八代廠的競爭不會是終點,而將是另一個起點。至於如何贏得這場競賽,以致能在八代廠以及往後的新世代面板廠競爭中取得領先並進而獲利,有意投入的廠商們可得步步為營。(王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