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工作時脈難以超越4GHz,這是橫在眼前的殘酷事實,為了持續追求效能提升,AMD、Intel不約而同的將發展方向轉往雙核、四核的多核新路。然而,在此之前早就有一股持續的質疑聲:在過去的時代,確實經常發生軟體改版升級,硬體效能就不足以承擔負荷的情形,然在CPU突破1GHz後,此種問題已大幅消退,加上Web型程式的興起,如此還有必要偏執地增加效能嗎?
應用趨緩、應用朝網路端轉化都是事實,但效能與應用其實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相依關係,若非90年代初的Windows大受歡迎,PC硬體產業恐難有更高的推進動力;若非x86 CPU的效能價格比飛躍提升,今日的PC就難以用低廉的純軟體方式來播放VCD(MPEG-1)、DVD(MPEG-2),更不用談當下最盛行的串流媒體播放(Media Streaming)、MEPG-4/H.264。
同樣的,也因為效能價格比的不斷突破,我們才能使用RSA、AES等先進加密(如晶片卡、VPN等應用),也才能使用各種無線通訊(因為DSP信號處理器的價格效能比提升),也才能享受3D效果的電玩娛樂(因為3D繪圖晶片的價格效能比提升)。所以:效能是美好的,沒有人不要效能,沒有效能不僅資訊生活應用無法進步,還會開倒車,同時也沒有必要設限當是應用先浮現還是效能先到位。
除了無太多新應用能「消磨、消化」過剩的效能外,另一個讓人們開始厭倦談論效能的原因,在於效能所衍生的副作用,雖然晶片業者經常推崇摩爾定律,能夠在18~24個月內將電晶體密度、效能提升一倍,但卻避談相對的運作代價:效能增1倍,用電卻增1.35倍。更簡單說:業者提升了晶片的價格效能比(Performance-Price Ratio,對岸稱:性價比),但卻也將另一種型態的成本轉嫁給用戶,那就是更糟的效能用電比(Performance Per Watt)。
然而,用電與總成本等意識,在90年代就已成形,美國政府提出的綠色電腦(Green PC),Oracle提出的網路電腦(Network Computer;NC)等都是明證,最初只有政府、企業重視這些,如今這樣的意識也擴及家庭、個人,尤其以筆記型電腦的待機時間過短最受詬病。
因此,效能成本不單是採購之初的價格,也包括之後的運作用電,更進一步的還有空間成本,對於HPC運算、IDC運算等用戶而言,如何在更小的機房機櫃空間中置入更高更密的運算力,也是今日另一個受重視的課題,這也正是刀鋒伺服器大受歡迎的原因。
至此,我們可以整理歸納:更廣義的效能成本當包括價格、用電、空間等多面向。這也是Sun為何會提出新的效能標竿基準:SWaP(Space、Watts、Performance),期望用此標竿能更完整客觀地反應出效能的總成本、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