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x86 PC還是x86 Server,全球有70%以上的市場是由Dell、HP(含Compaq)、IBM(PC部份含Lenovo)等所寡佔,其餘即便是Toshiba、Fujitsu等全日本最頂尖的公司,也不過各自分到約百分之個位數的份額,很明顯是在吃餅屑,至於各國當地的白牌業者,其規模就更不用說。
為何這麼成熟的硬體也被美商寡佔?事實上不僅資訊產品如此,其他產業也類似,如餐飲業,麥當勞、肯德基遍佈全球,連這幾年才有的後進:星巴客也是,但速食店的食物能否與台港小吃相比?相信答案很明顯,而只要按鈕就能從機器中產生的咖啡,說有多高檔也很難讓人取信,但他們可以全球經營,台港小吃卻不能。
類似的,日本卡漫文化如此精緻,遠勝美國,但美國迪士尼卻能在全球開闢多個遊樂場,每年賺進大筆收入,而日本卡漫主人翁卻無一能成立主題樂園,即便小叮噹(日本諧音:多啦A夢)、原子小金剛都不成。同樣的日本儂特利、吉野家也無法攻佔全球,至此歐美與亞太的經理人能力已明顯有高下之別,更遑論台灣的經理人?
然而這些跨國外商真的至強嗎?看來得進行更多細審,DELL、HP在成熟硬體產品上幾乎全盤倚賴代工,自身只專注銷售與品牌,而規模低於DELL、HP的資訊業者,如Apple、Sun等,雖然也稱為國際級業者,但其實除了出貨產品外,在售前售後服務上,跨出美國國門後就開始大打折扣。
以Apple而言,美國消費者控告iPod的電池續航力不足,且換替新電池的花費太貴,以致2005年Apple與消費者妥協,賠給第一至第三代iPod的擁有者50美元的折價券,同時將換替費從99美元調降至59美元,但這個賠償僅於美國,對此台灣的iPod消費者作何感想?此外全球各國都先後裁定Microsoft的寡佔賠償,包括美國本土的數個州都已決議Microsoft當提供折價券作為補償,然國內呢?
類似的,Sun在2005年推出新的工作站與伺服器,工作站除購買外也可採每月租用,但租用選項僅限於美國,而新伺服器也允許用戶免費試用2個月,但此一試用一樣僅限美國。
以上述來說,無論是近年來因iPod/iTunes而使營運轉好的Apple,還是仍在低迷中努力的Sun,其售前服務、售後服務都無法隨實體產品配套到全球。此外有篇國內網誌(Blog)也抱怨,買國際大廠的伺服器就是期望有較佳的支援服務,結果真的出了問題後,原廠也是找當地配合的協力業者來維修,如此跟買國產品有何差異?
或許由法院或消費者所提的權益求償,是國內政府與用戶自己不知權益爭取,但租用與試用又該如何解釋?看來我們的資訊硬體技術已在國際上有三流水準(仍次於歐美、日本),但經理人、政府、消費者似乎都還低於這個技術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