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IC全面綠化的因應對策
環保半導體 永續高科技

【作者: 廖專崇】   2005年11月02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704】

工業革命造就人們現今生活大部分的樣貌,而經過兩百多年來的發展,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同意生活便利性與科技發展的大幅提升,不過卻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環境汙染與資源消耗,環保議題近年也逐漸變成所有地球公民的共識,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在這樣的要求下,必須要逐漸調整方向。高科技產業發展時間在最近幾十年,污染程度雖然較工業低,不過還是有重金屬與有害物質的採用,減少這些物質的採用對於高科技產業的永續發展有絕對的幫助。


最近歐盟的WEEE與RoHS規範陸續生效,讓相關的高科技產業越來越積極尋求因應之道,在半導體產業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封裝廠,傳統封裝材料中高度依賴含鉛焊錫,為符合RoHS規定必須找尋替代材料。本文主要討論半導體廠商如何因應法規限制帶來的衝擊、協助廠商通過檢測的相關現況與整體高科技產業在環保浪潮之下,企業發展策略與定位的調整。


高科技產業迫切的危機

WEEE與RoHS之所以受到廣泛的注意,原因就在於其是一廣大區域經濟體的法規限制,非像過去以單一國家為主,也因此造成許多區域經濟體將針對類似的議題頒布屬於自己的法規,像是另外一種關稅保護壁壘,撇開政治考量,這樣的狀況說明,未來綠色製造已經成為普遍性原則,所以高科技產業要生存發展必須要具備這樣的能力,除了半導體的封裝產業外,PCB(印刷電路板)與系統組裝廠商受到的衝擊亦相當大,如(表一)所示。


表一 RoHS指令可能影響之產品組件

管制物質

可能含有的組件或用料

鉛(Pb)

鉛管、油料添加劑、包裝件、塑膠件、橡膠件、安定劑、染料、顏料、塗料、墨水、CRT或電視之陰極射線管、電子組件、銲料、玻璃件、電池、燈管…等

鎘(Cd)

包裝件、塑膠件、橡膠件、安定劑、染料、顏料、塗料、墨水、銲料、電子組件、保險絲、玻璃件、表面處理…等

六價鉻(Cr6+)

包裝件、染料、顏料、塗料、墨水、電鍍處理、表面處理…等

汞(Hg)

電池、包裝件、溫度計、電子組件…等

溴化耐燃劑

(PBDEs/PBBs)

主要用在印刷電路板、元件(如連接器)、塑膠件與電線的耐燃劑…等


WEEE已經於今年8月13日生效,RoHS也將在明年7月1日啟動,不過半導體封裝廠在數年前就已經投入綠色封裝技術的開發,這部份最大的瓶頸就在替代性材料的轉換,而這樣的轉換除了新材料配方效能表現還未能達到之前水準之外,生產線的更新也帶來新的設備成本與產品良率挑戰,全球最大封測廠日月光表示,綠色產品對封裝廠的挑戰除了技術還有成本,客戶通常都會要求綠色產品的售價與非綠色產品相當,此時只能透過內部管理來降低成本,無鉛是目前最需克服的重點,明、後年預計將提升到無滷與無磷階段。


這些環保法規目前對於更上游的晶圓製造與IC設計產業並無明顯衝擊,不過業界有一種說法表示,目前的狀況是透過封裝、PCB與系統以降的廠商進行努力,若是這部份的努力失敗,證實現有的晶圓製造或IC設計方法,並無法達成綠色製造的目標,那壓力就會往上游延伸,要求晶圓製造廠更改製程,甚至IC設計廠商在電路設計時進行某些改變(如降低整合度、放大電路線徑等),以達成綠色IC的封裝。


另外,Intel早在幾年前便提出了一種新興構裝技術稱為無凸塊嵌入式封裝(Bumpless Build Up Layer;BBUL)的,此一技術使電子元件更薄、更高效能,並且更省能源;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 IZM與柏林科技大學共同開發Chip in Polymer(CIP)技術,此技術的特點是利用超薄的晶片埋藏於印刷電路板的增層構造之中,主要之製作流程為先將晶片裝載於基板之上(Die attach),再利用介電材料將晶片埋藏於其中(Lamination),晶片與基板的電性連接是利用無電鍍的方式將金屬導線製作於介電材料上。無論是Intel之BBUL或是IZM之CIP這些內埋式的構裝技術,其主要目的皆為跳脫Bumping之製程概念,減少錫鉛接點及介金屬層的影響,工研院電子所開發的CiSP架構也是如此。


做足功課 競爭力再升級

不論是直接從封裝材料或者上游的晶圓製造、IC設計,下游的元件構裝技術著手,廠商沒有逃避的藉口,這也是牽一髮動全身,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運動,而根據經濟部的調查,台灣有高達四十四項的電機電子產品輸歐將受到影響。目前台灣每年輸往歐洲的電子電機產品金額約新台幣3300億元,產銷家數超過三萬家,指令實施後,估計直接影響的產值達2500億元,佔國內GDP的2.45%。如果連上下游及周邊關聯效應都算進去,受波及產值將高達4000億元,佔國內GDP的3.92%。


國內也是全球最大的封裝廠日月光,早在1997年就投入綠色封裝的研發,在今年底之前幾乎所有的封裝技術包括QFP(Quad Flat Package;四邊平面構裝)、LQFP(Low-profile Quad Flat Pack;小型四邊平面構裝)、PBGA(Plastic Ball Grid Array;塑膠球閘陣列)、FC PBGA(Flip Chip PBGA;覆晶式塑封球柵陣列)等都可以題供綠色封裝服務。甚至該公司早在2003年8月就已經得到綠色採購標準相當嚴格的Sony綠色伙伴(Green Partner)認證,如(圖一)所示,接著該公司兩年一次的審核日月光同樣在今年8月再度獲得Sony的認證。


RoHS的規範中設計有排外條款,表示如果以目前的技術在某些製程上無法找到替代性材料,便可以列入排外條款不受限制,這出發點良善的條款對於廠商來說卻不見得是好處,因為一但原本已經可以綠色生產的產品列入排外條款,客戶便會要求上游供應商繼續以舊製程供貨,對於封裝廠商來說,這樣的更動必須讓設備重新設定製程參數,更改材料配方,加上製程管控以提升良率的過程,有時長達一年,反而造成產能利用率的低落。對於IC封裝廠這樣需求大量生產的廠商來說,生產線越單純對其產能運用管理越有利,而目前排外條款的內容還在不斷更新中,相關廠商也只能靜觀其變。


先前提到綠色生產是與整個產業鏈都有關的運動,所以生產設備的支援也相當重要,SEZ全球新興科技總監Leo Archer表示,市場對於環保製程與設備的需求,在未來數年將更加殷切,這意謂著新設備從規劃階段開始就必須納入環保的考量。設備廠商必須將環保標準較低的舊設備淘汰,進而替換成較新的「綠色環保」設備,包括設備本身與設備製造綠色產品的能力。然而綠色環保替代方案的材料不一定能順利取得,其開發有賴於半導體產業以外的廠商與業界。此外,還須檢驗這些材料是否符合IC產業嚴苛的標準。


《圖二 SEZ全球新興科技總監Leo Archer》
《圖二 SEZ全球新興科技總監Leo Archer》

誰能提供保證?

對於IC封裝、PCB等受影響頗為嚴重的廠商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便是提供一個具有保障性的作法,包括產品完整的驗證平台、充足的技術諮詢與絕對權威的認證標章等,也由於以上機制並未完全建立,許多國內規模不大的廠商就像無頭蒼蠅,到處尋找所謂的「解決方案」,但是由於歐盟目前在RoHS法規的原則之下,確實的施行細節都還沒確定,所以儘管許多廠商眼看明年7月的時間就快到了,心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卻也束手無策。


就現階段的作法而言,在WEEE規範的產品進口到歐盟時,廠商需要採行「自我宣告」的作法,廠商須附有產品檢測報告與限用物質承諾保證書,除了具公信力的檢測單位對產品線用物質的檢測數據之外,保證書就是聲明如果產品不合規範時的責任歸屬,因此從品牌到IC構裝,所有廠商都會向其上游供應商要求相關的文件,是風險分攤也是責任釐清。不過,像日月光這樣的封裝廠卻表示,其原料供應商拒絕提供簽署保證書,又因為其市場接近寡占,無法以採購全迫使其就範。


提供產品驗證服務的UL(美商優力安全認證)台灣分公司資深專案工程師陳立閔表示,現在電子產品幾乎不可能由一家廠商從零組件到成品一手包辦,因此所有上下游供應商在面對綠色製造的要求時,都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認知,而透過供應鏈的管理應該是比較有效的辦法。事實上,政府因應這些國際環保法規的起跑,政府也推出寰淨計畫(G計畫),搭配許多配套措施,擬定符合產業界需求的「綠色電機電子零件材料驗證資訊平台計畫」,規劃產品從檢測、驗證、認證到登錄國家總入口公共資訊平台,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圖三 UL台灣分公司資深專案工程師陳立閔》
《圖三 UL台灣分公司資深專案工程師陳立閔》

該平台計畫已於7月27日正式啟動,主要目標為建立以國內電機、電子材料/零件供應商為主之產品環保規格驗證資訊平台,由電電公會為平台主要建置管理單位,提供國內外電機、電子產品製造商查詢使用。將在計畫執行期間建立一套符合產業特性之「綠色電機電子零件材料驗證系統」,建置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可之自願性產品驗證系統(VPC),同時配合國際大廠建立綠色產品管理驗證系統(GPMS),協助國內企業加速上下游供應鏈資訊流通效率,落實國內綠色產品的製造,促進國際大廠及國內外買主採購台灣綠色電子產品元件。


這種類似自力救濟的辦法能不能在短期內幫助許多無助的業者度過難關,還要看計劃實際推動的成效,在產品檢驗部分國內廠商可以獲得的幫助不小,因為政府積極輔導的態度,加上此一商機頗為龐大,提供產品檢驗的廠商也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幅搶佔市場商機,不過根本的方法還在於歐盟對於相關標準的確認與落實。陳立閔表示,目前RoHS相關的執行細節標準由IEC(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導,但是許多認定標準牽涉複雜的利益與政治因素,光是一個禁用物質的濃度標準就經過長期角力,一直到8月份才確定,其他更多的細節恐怕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在完整的標準確定時,RoHS恐怕已經生效一段時間了,這段空窗期,廠商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指引企業發展遠景

事實上,除了政府主導的綠色供應鏈計畫之外,每個檢測廠商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檢測流程,提供電子產品供應商取得完整的產品檢測報告,陳立閔表示,UL的作法是站在輔導的角度,提供廠商產品檢測所需要的技術、方法、設備等的建議,讓廠商獨立管理,建立起自己的檢測能力;UL再以監督的角度,透過持續的查核確保其檢測能力符合要求。這樣不但有助於廠商縮短產品檢測時程,甚至可以在研發、選料階段就加入測試要求,更有助於廠商的長期策略發展規劃。


《圖四 UL的檢測實驗室與檢測設備》
《圖四 UL的檢測實驗室與檢測設備》

企業生存發展與產業景氣相較,必須以相對長遠的週期看待,或許是因為高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一個景氣循環週期通常都在幾年內就完成,造成大多數高科技產業廠商習慣炒短線,不能將眼光放遠,而WEEE指令在制定時,著眼於「減廢、回收」的觀點,希望人們製造的產品不要對環境造成負擔,而RoHS就是希望在製造階段就不使用有害物質,自然在產品廢棄處理階段就不會產生太多困擾。


這些指令的根本精神就是希望透過相關的限制措施,讓廠商在產品、技術的研發階段,就將環保的概念融入,而不只是以商業利益為最優先的考量,也就是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普遍化,這些概念不再像是過去以道德勸說的方式,或特別針對大型企業,久而久之綠色生產就會變成產品製造過程中理所當然的要求,並進一步引導資本主義市場的風氣。


結論

WEEE與RoHS這樣的環保指令只是綠色潮流下一個具指標意義的規定,其他包括京都議定書、TCO要求、荷蘭鎘法令等各國各地區對各種有毒物質的限制,也許短期內台灣廠商的生產成本將因RoHS及WEEE的施行而提高,但危機未必不是轉機轉機,當綠色產業鏈成為主流意識,台灣絕對無法自外於全球產業供應鏈,那麼研發綠色材料、容易拆解的產品組裝設計、減少用料及節約能源的設計、綠色零組件的檢測,都可衍生出新一波的商機,也可能成為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的契機,得與失就在一念之間。


延 伸 閱 讀
未來智慧手機的電源管理技術

不管每個國家的排放量有多少,據報導,現在美國、中國大陸、印度、南韓、日本和澳洲國已經攜手研究包括原子裂變的所謂「乾淨技術」,希望能在環境保護方面獲得突破性的進展。相關介紹請見「 綠色行動催生具環保概念的設計需求」一文。

高科技產業真的是零污染產業,可以協助台灣重新成為美麗寶島嗎?在此僅就高科技產業的空氣污染開始談談所謂「零污染」的真相。沒有錯,半導體工業沒有冒黑煙的煙囪,可是,它卻是七孔冒煙地排放毒氣,環保署這項統計就有每年三千公噸揮發性有機物和六百公噸無機酸的飄散在大氣中,而且,無法可管。你可在「 全身冒毒氣的高科技產業 」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大自然38億年孕育的龐大資產,即將被人類揮霍一空,未來10年,全球企業將因氣候、生態改變,付出1500億美元,衝擊最大的,正是科技產業。全球科技業正掀起「綠色狂潮」,這不是訂單之爭,而是不得不打的存亡之戰。在「 存亡之戰 綠色狂潮席捲科技業」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市場動態

環保議題日受正視,新竹科學園區內廠商在建造友善生產環境不遺餘力,其中DRAM大廠茂德科技發展綠色環保企業有成,無論在推動節約能源、廢棄物減量與回收、溫室效應氣體減量與綠色生產等措施,目前均獲得相當良好成效,值得半導體業作為發展參考。相關介紹請見「發展綠色環保企業 茂德經驗可借鏡」一文。

華碩開發出國內首例環保型主機板產品,讓華碩主機板落實珍惜自然資源與遵行環保及安全衛生法令的環安宣言外,更是第一片符合歐盟電機電子產品用料規定的主機板,展現實現綠色企業的決心。你可在「 華碩成功開發國內首例環保型主機板」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聯華電子近年來積極推動企業之永續發展,除建立國內電子業第一套環境會計系統外,亦陸續推動完成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認證、環境績效評估、綠色生產、廢棄物減量回收、節水節能、定期公佈環境年報以及化學品管制。在「 聯華電子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相關文章
數位智慧催動綠色製造進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 國科會促產創共造算力 主權AI產業專區落地沙崙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0.86.25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