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認為挑戰PC最劇的是過去的Oracle NC(Network Computer;網路電腦),從行銷與聲勢號召上來看確實如此,但從實際的威脅與衝擊來看卻似乎是最小的,所謂最小是與筆者接下來所要列舉的各例相比。
NC挑戰失敗後的繼起者是TC(Thin Client;瘦身型電腦),更具體說是視窗型終端機(Windows Based Terminal;WBT),WBT雖逐年成長,但對PC威脅有限,況且WBT的軟硬體組件也多承襲自Wintel,等於是Wintel PC的延伸或代用。
WBT無法全面取代PC的最大主因在於程式執行的流暢度,無論區域網路多麼快速依然與本機端執行有所差別,最後只有資管人員用於遠端系統管理,或外務人士偶爾進行遠端資料存取。
在WBT之後Internet/WWW興起,許多軟體都朝Web-Base、Web-Access路線發展,尤其商務應用軟體(如SAP R/3的ERP)幾乎全面將前端Web化,此外Web型電子信件(如Hotmail)、Web型即時傳訊(如ICQ2Go),就連群組視訊會議都可以純Web化實現(如Oracle iMeeting、IBM Lotus Web Conference),這就對PC有較大的價值損傷,但是重度運算的Excel、Photoshop等依然要倚賴PC,Web方式無法代替。
接著出現Live CD型的Linux:Knoppix,Knoppix是張光碟,用此光碟讓PC開機就能使用Linux及Linux應用程式,不需在PC機內硬碟進行任何安裝,甚至毫無硬碟也行,且程式流暢度直逼硬碟原生安裝,可使用類Excel的試算表:Open Calc(OpenOffice的一員),或是類Photoshop的影像處理軟體:Gimp(GNOME桌面環境專案的一員)。
不過Live CD畢竟是唯讀,使用者的資料必須另存(網路硬碟或USB隨身碟),而今年SoulPad軟體的出現,此軟體可存於USB隨身碟或行動硬碟內,當行動抽取儲存裝置與PC連接時,就能將使用者的偏好設定自動取出並套用在本機端環境,讓使用者到何處使用PC都如同自家電腦般地親切、熟悉與便利,同時資料也會無形同步地回寫至隨身儲存裝置內,IBM更示範將SoulPad裝於Apple iPod內,iPod內有60GB硬碟,只裝數位音樂與相片仍是有閒置空間,加裝SoulPad會是更好的運用,若是用Live CD/DVD+SoulPad就更如虎添翼,一個口袋即可同時裝下兩者,如此網咖PC、公眾PC(如KIOSK資訊服務亭)都可成為自家PC,Desktop/Laptop的價值都因此大減。
最後,再加上PDA、Smart Phone等行動裝置的盛行,已可進行電子信件收發、下載電影預告視訊等,甚至也有網路交友、股市、賽事比數等資訊服務,PC價值再度被稀釋,這次是被Phone Access、Mobile Access所稀釋。
過去,PC是唯一可以親和操作軟體、多媒體、存取Internet/WWW的裝置,但現在有太多的替代,就如同十多年前報紙兼具新聞、求職、售屋等多種價值於一身,之後整點電視新聞、104人力銀行、房屋仲介業等相繼出現,報紙價值一落千丈。而今相似的身影也投射到PC:逐漸被多方稀釋,如同慢性五馬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