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電子紙張將取代書本?
能否改變消費者的傳統閱讀經驗,才是電子紙張存在與否的最重要關鍵

【作者: 王岫晨】   2005年09月0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637】

打從20世紀的七、八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便不停研發電子紙張。這種電子紙張可製成電子書本,替代傳統紙張,不僅可以隨意更改內容文字、反覆使用達到環保的效用,甚至在薄薄一本電子書內便可儲存上千本書籍內容。在過去,廠商發展Web Pad與i-Library失敗之後,電子紙張看起來便是最有實力取而代之的市場新寵了。


電子紙張說穿了,其實是一種又輕又薄的顯示幕,利用電泳原理形成畫面。其表面塗著一層電子墨水,這種電子墨水顆粒中含有黑色和白色粒子,黑色染料能使透明顆粒呈現黑色,白色粒子則能依感應電荷之不同而移動改變色彩。因此,只要把這種電子墨水塗到紙、布或其他平面物體上,並配合需要適當地施加電流來改變顆粒顏色,便可顯示所欲呈現的圖案和文字。另外,電子墨水可調整顆粒內的染料顏色,來呈現多樣的色彩與圖案。電子紙張的優點是耗電量非常低,而其畫面即使斷電也能繼續維持不變。


用這種電子墨水製成的電子紙張,其應用前景十分被看好。它將大幅改變出版行業之現況。未來的報刊將可能是這些電子紙張,而人們將付費並透過網路等方式來下載更新最新、最即時的文字內容。預計電子紙張將可能成為一種方便攜帶、容易閱讀,更有利環保的高科技產品。除了高解析度電子紙張已被研發成功之外,新款電子紙張更可以彎曲折疊。有些分析師指出,電子紙張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被大規模應用,將來更會大大改變傳統平面出版業。部分人更預測電子紙張最終可能取代傳統報紙。


儘管多數分析師信誓旦旦地指明電子紙張的未來發展一片光明,但就目前來看,電子紙張除了偶而在各大電子展覽場上亮相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法一窺其身影。其實,電子紙張要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還有更多問題需要考量。除了此一顯示技術還未成熟、商業環境尚待建立之外,最重要的問題便在於消費者的閱讀習慣了。通常一項新技術的問世非常容易,但如果研發人員忽略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必須消費者改變過去使用經驗重新學習,那麼,其產品的被接受度肯定無法提高。電子紙張具備多種優點,但未來如欲取代傳統紙張、報刊與書籍,則可能還需考量許多因素。


最重要的當然是消費者的使用經驗。電子書籍的內容勢必為數位內容。因此消費者在付費購買之後,所拿到的不是實體產品,而是必須透過網路下載的電子檔案。這樣的銷售模式能否為大部分習慣傳統閱讀方式的消費者接受還是個未知數。另外,顯示畫面美觀與否也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態度。電子紙張的TN-LCD灰底顯示幕,可能無法讓所有習慣閱讀紙張的消費者接受。想更接近真實書本的質感,則顯示幕應呈現白色或乳白色,或者使用微軟的clear type字型來呈現。


其次,電子紙張或電子書應定位為3C產品,尤其電子紙張受限於其技術,無法支援類似Java或Flash等影像動畫,因此若想將電子紙張發展成具備上網、文書處理或者觀賞影音節目等多功能產品,則類似過去廠商發展i-Library電子閱讀器的失敗經驗將可能重複上演。


整體來看,電子紙張未來仍有其存在價值與市場需求。除了書籍內容的數位化、商業機制與檔案傳輸方式等問題需陸續克服之外,想要消費者掏錢購買,價格問題當然得考量,如果電子書與一般書籍價格相去不遠,則消費者多會考慮選擇購買實體書刊。在這些問題獲得妥善解決之前,電子紙張要完全取代現有紙張,可能還得等一等。(王岫晨)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經濟部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 電子資訊夥伴採購連5年破2,000億美元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 2024新北電動車產業鏈博覽會揭幕 打造電動車跨界平台迎商機
»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 印尼科技領導者與NVIDIA合作推出國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8.115.17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