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是這幾年來最有趣的技術之一,也是影響範圍最廣的一項技術,簡單地說,MP3技術將一些不容易被人耳察覺的頻率範圍,壓縮成資料量較小的音樂格式,來達到將音樂儲存容量壓縮的目的,一般來說,MP3約略可以將CD音質等級的音樂,壓縮成十分之一容量的大小。這十分之一的容量可不單單是省了百分之九十的儲存成本,容我來說說MP3的誕生影響層面有多廣?
當容量小了十分之一,音樂就適合在網路上傳輸,尤其是在幾年前網路頻寬不那麼高的情形之下,網路傳輸的特性順勢和網路資源分享的觀念結合,就造成了所有音樂公司揮之不去的夢魘,幾乎所有的音樂公司都蒙受巨大的損失,藝人的收入明顯縮水;原本龐大的經濟收益憑空消失。
蘋果電腦是一個聰明的公司,它試著將這消失的經濟價值再度挖掘出來,當所有的製造商還迷醉於壓低製造成本,來賺取更高的微利時,蘋果電腦做出了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iPOD,和它之所以成功的iTune。雖然一開始並沒有人看好,不過抓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設計,終究是成功了。在製造技術已經挺進至奈米的時代,一味追求成本只是將廠商推入一個零和的戰局;認真地思考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出獨特的商品,才是將公司由零利潤的完全競爭市場,帶到一個利潤獨佔的獨占市場之道。
最近MP3手機漸漸盛行,隨身的MP3裝置市場波濤洶湧,可以想見地是許多MP3 Player的生產廠家,將面臨莫大的壓力。許多的公司開發出相當精美時尚的MP3 Player外型來迎戰手機,或是強打品牌行銷,不過消費者仍然漸漸向MP3手機靠攏,看來設計與品牌不是萬靈丹,跳脫殺價競爭後,一窩蜂投入外觀設計或大打品牌廣告,仍然是一個將自己投向零利潤的完全競爭市場行為,而且看來狀況愈來愈不妙。
現在的電子產品普遍有一個特性,供給永遠可以迅速追上需求,而新的需求卻很少有廠商願意開發。『Me too』是一個策略,但卻是一個不歸路,沒有人有把握能夠在長期競爭後,能拼得過向鴻海、偉創力等專業代工廠;而當製造之路不通時,貿然強打品牌,更是有如飲鴆止渴般地危險。怎麼說呢?品牌的建立有許多方式,極好的ID外觀設計,極花成本的廣告行銷,極佳的產品品質與抓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四大方向。以MP3 Player的市場特性而言,由於生產廠商實在太多,產品琳瑯滿目,不管是外觀與廣告如何賣力,也許消費者還是只記得iPOD。
能努力的看來只有後兩者了:找出需求與提升品質。提供幾個做參考,更好的無線耳機,新的壓縮技術還給消費者重低音,更為簡單的操作介面等等,當廠商開始朝消費者需求設計,就是跳脫零利潤的完全競爭市場的開始!
(作者為inSpectrum technology產業研究員;Shyan.Chen@inspectrum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