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這家公司到底有多成功?除了其營收規模之外,由這家公司與其行銷口號,可以讓對於高科技產業不熟悉的人都耳熟能詳而可見一斑。從一家前途茫然的公司,到高科技產業的巨人,幾次策略轉折後的競爭力躍升,都讓人驚訝。而最近該公司似乎面臨了一些危機,也在核心策略上做了重大的調整,到底Intel能不能再一次「扭轉乾坤」,關心的人都正伸長著脖子呢!
在二十多年前半導體產業尚未高度發展的時代,Intel曾經在記憶體產業呼風喚雨,一直到80年代前後日本廠商崛起,在價格、品質與技術等都迅速發展,讓其在記憶體產品上遭受重大挫折;直到1986年決定放棄記憶體,轉而發展微電腦,也就是以數位運算功能為主,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處理器CPU。而90年代隨著「Intel Inside」口號的推出與Pentium的上市,PC起飛、電子產業登天,在高科技產業最興盛的年代,Intel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1996年該公司現任執行長葛洛夫,以自身的經驗與對高科技產業的觀察,出版了「十倍速時代」一書,進而帶領PC產業一飛沖天,不斷強調時脈的重要性,再透過一連串的行銷手法,把競爭對手拋在後頭,儘管書本的內容重點並不是在闡述時脈的重要性,但是整體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受到十倍速時代與時脈這兩個概念的影響確實頗為明顯與深遠。
最近Intel的數款新產品出現瑕疵,造成多次產品上市時程延遲或取消的事件,不僅影響Intel本身,更有可能拖累整個PC產業;其中一款非常重要的產品就是原本計畫在年底推出的4GHz CPU,在7月宣佈無限期延後推出時程後,最近更直接宣布放棄該產品的開發計畫,取而代之的效能提升策略則是雙核心與增加快取記憶體容量的發展方向,也等於宣示不再以時脈為產品效能的唯一指標,在過去二十五年以來Intel的CPU時脈提升超過750倍,再一昧的追求時脈或許已經沒有意義了。
除了4GHz的CPU之外,Intel也取消了反射式矽基液晶(LCOS)電視晶片的發展計畫,不久前在台北舉行的英特爾亞太科技論壇(IDF),以整合中的科技,成長中的機會(Converging Technologies,Growing Opportunities)為主軸,宣示其專注於雙核心處理器、Wimax廣域無線通訊標準等產品、技術上,領域包括企業應用、數位家庭、數位辦公室、無線通訊等,Intel致力於跨出CPU範疇的努力雖然早已展開,但此次卻顯得更為堅定、積極。
Intel對於未來的佈局與過去相較顯然更為艱辛,無線通訊領域是其著力最深的部份,但其既非新興市場,Intel的技術也沒有領先或獨占性,甚至算是市場後進,再加上通訊市場特性與PC產業不同,Intel除了積極卡位之外,也試圖複製PC市場成功的經驗於此,所以到底「Intel Inside」可不可能真的變成「Intel Everywhere」,不僅是該公司這幾年奮力一搏的豪賭,也具有高科技產業是否改朝換代的指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