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刊這次的改版,我們也順道推出這個新專欄「易言堂」,這是延續兩、三年來「編者的話」風格的一篇綜觀性文章。「易言堂」顧名思義就是把複雜的事物,用簡單的概念來述說或衍伸;或者是換一個觀點來做建言與革新;當然也可以說試圖與業界在「易言堂」中來尋求一種普世的價值與定位。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冠冕堂皇,其實諸位倒不必如此嚴肅的看待,只要在面對這些錯綜複雜、日新月異的電子產品時,能夠有助於大家理出一個頭緒,或者產生一些新意,那就是本專欄的最大效益了。
如果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發展,不都是如此的因緣生、因緣滅?而更貼切來形容則的確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啊!就好像本篇原本來自「編者的話」,如今又生出「易言堂」來搪塞,前者已如泡影,而後者正夢幻。其實,這些又都是輾轉相依、因果昭然的一種現象。然而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東西來讓這些事物起動的呢?也許你可以歸諸一種大自然的力量,感覺上也相當神秘不可思議,但終究而言,事物的生滅有長有短,只是如影隨形般的自作自受罷了。
從電子產品的運作來看,則是要靠電源、電力來起動。打開電源,電子產品就可以發揮原本人們所設計的功能,這是科技所帶來的夢幻;關掉電源或電力耗盡的時候,所有功能就如泡影般灰飛煙滅,一下子又變成一無是處的東西。從這裡就可以了解,電子產品的生滅取決於電力的有無,如果部份元件短路,但不影響主要電源的供應,那麼還可以維持運作,如果隨便一個地方短路,整個產品就無法運作,那就是不當的電源供應設計。
因為電子產品的電力供應都是由人們所設計,所以它的起動來源就不神秘了,也就是其間有著電流的輾轉相依,而後才能讓產品持續運轉與產生種種訊號。然而放在定點上的電子、電器產品還可以利用源源不絕的固接式電力系統,現在行動可攜式的電子產品已經很普遍的應用,因此主要供應其電源的電池,是否能夠持續提高其效能與壽命,便成為電子產品整體設計很重要的一環。
然而,不管電池發展是否越來越高容量、高效能,壽命也越來越持久,一般電池的利用還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常常需要替換或充電還是很麻煩不方便。所以,不會耗竭,能夠自行吸收並製造電力的行動式電子產品會更受歡迎,像是太陽能動力發電的就是一種解決模式,其它還有種種方法,相信將來業界也會朝這個途徑來發展。
舉個例子來說,最近英國科學家發明一種類似人們吃食物補充體能的機器人,這種「食蟲機器人」它的胃就是一個微生物電池,電池裡會培養一種細菌,這種細菌主要以醣類為食物,在消化醣類時,會釋放出微弱的電流來供應機器人使用,由於它的發電效率相當高,只需要吃幾隻蒼蠅和一些洋芋皮,就能違持活動好幾天,因此靠這樣的技術,將來的電子產品就能越來越方便的獨立運作。
總之,電子、電力的控制使用,造就了當今五光十色的夢幻傑作,然而不管電力再怎麼充足,電子產品本身的壽命還是有限,由於人為的市場操作,汰舊換新的速度則更快,許多產品連功能都來不及用,就已經被拋棄而成為昔日的泡影。雖然事物本身如同夢幻泡影,但能夠靈活的應用才更重要;就像朝露一下子生起,不一回兒又消失無蹤,或者像電一樣,更是剎那間生滅,但只要我們能善於使用,又有何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