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帶動新一波產業革命的RFID
 

【作者: 程裕翔】   2004年08月26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4589】

本刊編輯(以下簡稱編)︰目前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已成為科技產業的熱門話題之一,可否請李博士就其技術與應用來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李︰RFID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德兩軍在英倫三島的戰役中,為了要辨別敵我兩方的戰機,於是發展出一套利用無線電來作識別驗證的系統,而這套系統就是RFID。


RFID在近年來又被提及,其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美國為了加強海、空運貨物的安全性,所以要求廠商對運進美國的貨櫃都需要加上RFID,以辨別貨櫃裡的貨物內容;其二是美國最大的超級市場Wal Mart,要求其供應商於2005年使用RFID標籤來加強商品的管理。


在911之後,美國國土安全部門(US Department of Defense)即要求所有進出港口的貨櫃都需要加裝RFID標籤來加強貨物的驗證,假如任何貨櫃並未加裝RFID,那麼就必須要經過一道非常麻煩的開箱檢驗程序。目前所有運到美國的貨櫃中,有70%是來自亞洲,而其中的40%則是來自大中華地區(中、港、台),所以RFID不僅僅會盛行於美國,而亞洲各國更是積極地推動RFID的技術。而Wal Mart則是因為要提升商品查驗、管理與流動的效率,這家全美最大的超商要求旗下的100家供應商於2004年底前,為貨架(Pallet)使用RFID的標籤。


至於應用的部份,RFID的技術早期多應用在軍事方面,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外,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美國政府也使用RFID來管理軍火彈藥的庫存等。在消費市場方面,動物晶片(預防動物走失或遭惡意遺棄時,所使用的資料晶片,有如動物的身份證一般)或汽車防盜鎖都是RFID所應用的範圍。甚至大台北地區所使用的悠遊卡,其技術原理也是RFID的一種。


RFID技術的瓶頸

編:既然RFID技術已受到市場的重視,那麼現今階段為何無法大量在民生消費品上使用呢?


吳:雖然RFID已應用在許多產品上面,而技術也達到了一個可量產的階段,但因為RFID標籤的生產製造價錢並未到達讓廠商能夠接受的程度,所以目前只能使用在貨箱、貨架或貨櫃上。舉例來說,目前每個RFID標籤的單價為4至5美分(約台幣1元)。假如用在貨架(一個貨架可堆放多個貨箱)上面,生產商可分散RFID標籤的成本。不過將RFID標籤使用在低成本的產品上,所花費的成本將會非常可觀,如藥丸、筆或CD等。


基於生產成本的瓶頸,國內外各大研究單位,包括工研院都在研發更低成本的RFID標籤中所使用的晶片,以符合各個產品的需要。而生產的成本大約要降到1美分(與Bar Code相同的價錢),才有可能會被業界大量使用。我在這裡大膽地預言,假如RFID標籤的生產成本能夠達到1美分,它將會顛覆半導體業的製程,甚至創造出半導體業的第二春。


RFID標籤的製程與特性

編:那麼請問李博士,RFID標籤的製程與其它半導體的製程有何不同的地方?需要用到高階的製程嗎?它和使用已久的Bar Code又有什麼不同呢?


吳:基本上,目前RFID標籤中的晶片還是以CMOS的製程為主,以工研院的計畫為例,是採用0.35微米的6吋製程。不過RFID的標籤(Tag)卻是需要以印製的方式來製作。換句話說,生產商必須要將RFID晶片的電子電路,以印製的方式印在一片塑膠片或紙片上面,如同Bar Code印在紙上或產品上一般,只不過Bar Code所使用的是水墨,而RFID標籤則是使用電子電路。


目前大部份RFID標籤的印製方式有兩種,一是以普通印刷的方式來印,這種方式統稱為「Imprinting」;另一種是以噴墨印表機來印,這種方式就像在印微觀報紙一樣(Microfilm Newspaper)。


此外,RFID晶片並不需要用到奈米製程,只需使用0.6或0.35的晶圓就可以製作出來,但需要相當精細的製作過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只有台灣才有辦法降低0.6或0.35晶圓製程的造價,以及量產化。


至於RFID標籤的價錢,要視其接收天線的大小而訂。一般來說,RFID標籤所使用的是銅天線,而其價位也頗高;不過在未來,我們將會研發出低價位的銅天線,並保留其所有特性。


編:請問RFID標籤的傳輸訊號的距離大概有多遠?會不會距離越長,對消費市場越有利?


吳:RFID標籤的傳輸技術又分為兩種,分別為主動式(Active)與被動式(Passive)。主動式的RFID標籤可以傳輸的距離為1 - 2公里,但造價昂貴;因為它本身不但擁有晶片與天線,且有傳輸(需要用到電池)的能力,能夠自動發送訊號給RFID讀取器。所以主動式的RFID標籤一般多用在非商業用途,如波斯灣戰爭時,美軍就利用主動式的RFID標籤來清點彈藥的庫藏。


被動式的RFID標籤造價就便宜許多,因為它本身並不具有傳輸的功能,需要靠RFID讀取器的無線電訊號,來作讀取的動作,所以其收發的距離大約是在3cm - 30cm內。被動式的RFID通常是用在消費性的市場上,或某些特殊的場合,例如汽車的防盜鎖等。當車主要打開車門時,車門中的RFID讀取器會感測到大約3cm內的RFID標籤(或識別證),並作驗證的動作。


假如讀取的距離過長,就算車主不作驗證的動作,RFID讀取器也會自動將30cm內的RFID標籤作自動認證的動作,如此一來,安全上似乎有非常大的隱憂。所以長距離的傳輸並不一定有利於消費市場,有時短距離也能發揮出RFID的重要功效,如台北捷運的悠遊卡等,就需要短距離的RFID技術。


編:被動式的RFID技術對目前的消費性市場來說夠用嗎?


吳:目前被動式的RFID技術對消費性市場來說,已經是很夠用了。除了上述的汽車驗證案例外,還有目前最流行的無線滑鼠、鍵盤或手機等Last Meter產品,都可以套用RFID的技術。舉例來說,無線滑鼠和鍵盤本身就是使用RF功率來作傳輸,所以加入了RFID後,可讓裝在系統端的接收器能夠對這些設備作更精確的辨識。


而手機的SIM卡如裝有RFID標籤,那麼在進到銀行內部後,使用者只到走到櫃台前,連話都不用說,櫃台的電腦系統便會自動列出這名使用者的所有資料。當然所有的過程都必須要有適當的安全機制來管理,否則使用者的資料豈不是很輕易地被其它有心人士給盜取了嗎。


RFID的標準

編:RFID是使用RF功率來作傳輸,如此會不會受到其它的RF功率干擾,如收音機頻道等?而目前全球有沒有RFID功率和協定的統一標準?


吳:RFID的確會受到其它的RF功率甘擾,而各國為了要早一步替日漸盛行的RFID制定規範,目前都訂定各自的標準,如美國使用FCC標準,其功率為902 - 928 MHz、歐盟使用的是ETSI標準,其功率為866 - 868 MHz、日本則使用950 - 956 MHz和2.45 GHz、13.56 MHz等功率;至於中國大陸的標準,應會是在900 MHz左右。除了2.45 GHz功率在微波(Microwave)的範圍內,其餘的功率都是在UHF的範圍裡。


而為了要在RFID上加入不同的產品辨識碼,電子編碼系統也是不可或缺的技術。目前應用在RFID的電子編碼系統有兩種,分別是日本所使用的Ubiquitous ID(UID)編碼系統,以及美、中、歐等國所使用由EPC環球協會所制定的電子產品編碼技術(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


這兩種標準在不同的領域上有各自擅長發揮的地方,如UID是使用微波的2.45 GHz和13.56 MHz,其電子標籤為128位元,可用在倉儲管理、收發訊息或追蹤管理零組件和產品的動向等。而EPC則是使用UHF的902 - 928 Mhz,其電子標籤為64位元,可用在物流管理或倉儲管理等方面。


不過統一RFID的電子編碼標準是勢在必行,假如每個RFID都用不同的電子編碼,那麼就會造成編碼格式的不相容,如UID的編碼格式就不相容於EPC的格式,如此RFID的推動也會造成不小的阻礙。


編:那麼就博士的觀點來看,那一種會成為全球通用的標準呢?


吳:我想應該會是EPC。因為EPC受到大部份國家的重視與使用,且Wal Mart和英國Tesco等公司也都是EPC的成員之一,而IBM、微軟等公司都有進行技術的研究,因此EPC很有可能會成為全球RFID的電子產品編碼標準。


RFID的應用

編:在談了這麼多的技術話題後,可否談談目前RFID的應用面呢?


吳:一般認為RFID可應用的範圍僅在於倉儲或物流方面,但實際上可用的範圍非常地廣泛。舉例來說,在前一陣子SARS的事件發生時,政府醫療單位並未有一個好的機制來管理大量的可疑病患,但假如這些可疑病患裝上RFID之後,醫院管理單位就能夠病患發病的十分鐘內,得知其所有的訊息,並對該名病患採取有效的措施。


還有就是某醫療單位用錯藥的事件。利用RFID的辨識系統可以避免藥劑師或護士拿錯藥,因為利用RFID所開啟的藥箱,已經核對過該取藥者的身份;假如該取藥者拿錯藥時,藥箱的警報器會響,以警告該取藥者。


目前日本的機場已使用RFID來查驗旅客的行李是否隨著旅客一起搭上飛機,同時美國的機場也即將使用RFID來替旅客找尋遺失的行李,以增加機場勤務的效率。


再舉一例,不久前,美國的某知名車廠所生產的休旅車發生了幾起翻車事件。經過調查後,才發現問題出在輪胎上,於是將輪胎廠一狀告到法院裡。此一事件讓美國政府規定於2008年前,所有的輪胎需裝上RFID,藉以控管其生產流程與品質。目前有許多商業機構已開始使用RFID,不過我預估,要在過5 -10年,RFID才有可能大量地應用在市場上。


編:既然RFID這麼炙手可熱,那麼有沒有安全方面的考量呢?


吳:RFID是以通訊來作傳輸,所以也會有安全方面的考量。例如超級市場為了不讓商品資料流到顧客的手中,於是製造了一個名為「Kill(或稱為Disable)」的動作。意即當顧客的商品在付款時,櫃台人員會用接收器對其RFID標籤作查詢的動作。在這個動作中,同時也抹除RFID標籤裡的資料,讓顧客帶回去的RFID標籤無效化,而商品的資料也不會隨之外洩。


RFID標籤除了可抹除外,當然也可以複寫。不過複寫的功能多用在更新RFID的資料,而更新的動作只需利用接收器就可以辦到了。


總結

編:可否請博士作個總結呢?


吳:RFID是個非常好用的技術,且在我看來,它不但可以帶動新一波的半導體製程革命,且也會促進全球商業市場運作的效率。不過在此之前,統一標準是不可免的動作,假如標準的問題獲得完善的解決,那麼對於推動RFID,將是一大利器。


目前工研院有與其它的研究單位和廠商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RFID可以作到量產化。屆時,將會為台灣的製造業帶來不小的好處,而全球的各個產業運作流程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


<吳柏成組長口述,本刊編輯部整理>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 國科會促產創共造算力 主權AI產業專區落地沙崙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3.59.45.24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