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pm,當飛機降落在舊金山機場,才一打開行動電話的電源,收到簡訊的提示音就跟著響起;三頻手機螢幕上顯示著的電信網路名稱,已經由原本台灣的T業者變成美國的A業者,而來自通訊系統自動發送的一連兩封訊息,都是在提醒用戶:你已經進入了國際漫遊的區域。
手機的原號國際漫遊對必須四處旅行的商務人士來說,確實是一項便利的服務,因為不管飛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當地的通訊系統是手機所支援的規格,用戶就能透過與所屬通訊系統業者之海外合作夥伴的網路,不漏接任何一通電話或是撥打其他的號碼。但是,在享受這項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令人咋舌的高額漫遊費率,無論是收話、發話或傳送簡訊,系統業者都將收取比在本國使用行動電話高上數倍的費用,使用者若是使用前沒有注意相關的資訊,一旦發現帳單上的數字,必然頗感驚訝與心痛。
全球電信與通訊科技的演進與寬頻網路、手機的逐漸普及化,已經讓一個溝通無礙的環境漸漸成形,理想中的「地球村」似乎也因為通訊高科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即將成為真實世界的場景;不過仔細想想,那樣美麗的未來其實仍建構在一座黃金階梯之上,而全球數十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人們有能力攀爬至階梯的頂端?
無論在台灣或是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因為人民生活水準與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政府也有足夠能力投入電信網路等基礎建設之架構,通訊網路環境自然有較成熟的發展,但在所謂的第三世界落後地區,能擁有手機、個人電腦,且付得出通信費用的人們可能就變得極為少數,甚至因為對於科技的陌生,根本不了解如此那般「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性或便利性所在,手機的全區漫遊對他們來說是魔術、是昂貴的奢侈品,事實上,也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毫無重要性可言。
而回歸至科技發達之前的人類生活,再看看現在,究竟我們是本來就一直在需要與尋找這些以科技建構無礙溝通環境的解決方案,還是這個商業化的世界讓我們無形之中被這樣的溝通模式制約,然後根本忘了人類最基本的溝通需求?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無礙的溝通不就是能和面對面接觸的人,清楚而自在的表達彼此的意思與看法?還有…讓身邊親愛的家人與朋友知道,你的心裡有多麼在乎他們。
在這個包裝華美、以艱澀的科技與金錢堆砌的無礙溝通環境裡,溝通的界限其實是隨處存在的,財力與知識的鴻溝,都是摧毀地球村美夢的殘酷現實;而當我們有一天丟開手機、拔掉網路線,說不定還會驚慌地發現自己已經不知該如何用基本的語言或手勢、不敢用一個擁抱,讓鄉下的阿嬤對懶得常常跑那麼遠去看她的孫子釋懷…溝通的界限往往從心開始,而真正無礙的溝通也應該是來自一顆開始懂得關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