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可以說是飛行史上的一個重要日子,因為適逢飛機發明滿第一百週年。萊特兄弟在1903年的12月17日成功將人類史上的第一台動力引擎飛機飛上天空,從此開啟了飛行器一頁頁的發展史。如今,螺旋漿早已被噴射引擎給取代,而登陸月球的壯舉更在30年前已經達成,接下來的目標則是要把太空人送上火星,以揭開火星生物的真相。
科技巨輪轉動的快速,從飛行器的發展上可以深刻體會。然而,飛行器只是今日科技發展的一個例子,還有更多的科技進展正撼動著人類生活、乃至於地球生態的每個角落。
隨著技術能力的突破,科學家的願景(或稱野心)也願來願大,目前如火如荼進行地,包括生物科技領域操控基因的企圖;另一個驚人的念頭則來自於氣象學界,他們正嘗試結合氣象預測與太陽能衛星的電磁幅射技術,要將龍捲風、颶風、颱風等自然風暴消弭於無形。這些企圖不僅是讓人類飛上天這麼簡單,更進一步要主宰自然的力量與生命的根源,近乎是向「造物主」這個形象挑戰,讓人不得不對「人的能耐」動容。
然而,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人的能耐」當然有其極限,讓它能變得如此「偉大」的一大功臣,正是電腦/晶片的發明。由於有了電腦,科學家得以將極度複雜的自然現象交給這個機器來運算,不斷地重複測試、模擬和分析,以了解現象背後的成因,進而掌握或控制它。
要模擬真實,電腦的運算能力就成了決定性的關鍵。自矽晶片發明以來,電子業以每18月讓電晶體倍增的速度在改朝換代;再加上網路的進展下,近來又成就了另一項電腦運算的新面貌 - 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也就是將世界各地的電腦資源整合運用,形成一個跨國界、地域的「超級超級」電腦。這些發展,都賦與了科學研究更強有力的運算工具。
值得思考地是,CPU集積度的提升加上無數電腦資源的整合,會是怎樣的一個未來呢?「電腦」的運算能力,加上人類不斷賦與的「人工智慧」,有朝一日會不會讓它真的有獨立思考、自我成長的「電腦能耐」,而真的出現「駭客任務」中兩大能耐大對決呢?
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而科技的發展趨勢也指向了這樣的可能性。其實人和「造物主」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片面與全知的不同。人類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無限,因此不斷地嘗試解開大自然中一道道的謎題,然而,往往看到了一面,就以為是真相、能主宰了,而忽略了大自然最大的奧妙便在於環環相扣、因果連結的。當打開了科學的一扇窗,迎接了一片陽光與希望時,應該也要省思,更大的技術能力也意味著更大的自毀危機,不可不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