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論文的那年,約翰.奈許(John Nash)僅僅21歲,而這篇只有簡潔的27頁的論文,卻掀起經濟學的理論革命,在學術辯證與實際應用中,一步步奠定它的典範地位,也讓他在發表近半個世紀後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肯定。
一如他的傳記電影《美麗境界》中所描述的,年輕的奈許拒絕進入課堂,始終相信靠他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就能推演出真正『原創性』的理論──他也確實做到了。但這猶如?探天機的『原創性』成就,卻讓他付出了整整30年精神分裂的苦痛代價。
在《美麗境界》的傳記原著中,進一步生動地記述了奈許與另一位哈佛大學數學教授的對話。在精神病院的會客室中,這位教授激動地質問奈許:「身為一位數學家,一位奉身給理論與邏輯證據的人,你怎麼會相信自己是被外星人徵召來拯救世界的,你怎麼會...」
「因為,」奈許抬起頭,一字一句堅定地回答他:「這些關於超自然生命的訊息,以猶如我感知數學靈感的方式躍現我的心靈,所以我得很認真的看待它們。」
這該是所有答案的關鍵所在。
在近二、三百年來,人類對於科學的信仰,日盛於一日。依科學理論而來工業技術,確實在社會、戰爭等各個面向上展現了巨大的影響力;投身科學研究者則依循『假設』、『觀察』、『概念』、『理論』等所謂的邏輯步驟操作,希望理性地能解答更多關於自然或社會的謎題。但是,正如科學史學家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所剖析的,讓各個科學社群安心發展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典範』在支撐著,而這套『典範』隨時可能遭到推翻。
有趣的是,『典範』是如何在一個社群的背後運作地呢?它的存在往往如同平日的應對進退一般,極為自然,但也無所不在;正因如此,革命的危機一旦發生,就像自由民主思潮對神權、君權政體的衝擊一樣,總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動盪與不安。
孔恩指出,「導致危機的不對勁感覺是造成革命的先決條件」。那些最後促成革命成功的人物,如牛頓、富蘭克林、愛因斯坦,或奈許,往往被視為難得的天才,但在他們超人思維的背後,又是如何感到不對勁,如何獲得與眾不同的靈感?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許多心理學家或傳記作者都發現,這些『天才』的內心其實充滿了煎熬;法國哲學家沙特形容天才是一苦苦尋找出路者,而其作品也因此能成為偉大的創作。但我們仍很難掌握他們內心衝突的真相。
奈許的回答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他比一般人更能倘開心靈,無礙地感知外在並接受內心躍現的靈感。這樣的說法與傑出藝術創作者的心路歷程竟是如此相似。看來理性與感性的極致是殊途同歸的;『真』與『美』都是對生命真相的一種揭示,同樣讓人震撼與感動──而人與生俱來的『直覺』,或許正是開啟宇宙玄妙不可或缺的那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