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飛凌(Infineon)與台灣業者的互動新聞熱門得很,先是與南亞科技的合資12吋晶圓廠開工了,接著又是與茂德的決裂,並宣稱要退出所有持股。總之,不管未來演變如何,從這些事件看來,記憶體的生產與持續發展,在未來仍是不可不重視的關鍵零組件,國內業者有必要提升生產能力外,也要自己發展或與國外技術合作,以取得半導體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國內業者在互相競爭後,能不能各自生存與成功的關鍵。
未來台灣將會是全世界12吋晶圓廠最密集的地區,而12吋廠正是生產高精密、高容量記憶體的最重要製程與設備。然而記憶體的行銷一方面要跟上市場的技術需求,一方面也要做好品牌通路的搭配經營,而這都是國外半導體大廠的優勢所在,台灣廠商與其策略聯盟自有其便利之處,而台灣業界本身供應鏈的完善,也是國外大廠頻頻探頭合作的最大誘因,因此雙方一拍即合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我們相信,茂德若要取得競爭優勢,未來仍會選擇一家國外大廠來策略聯盟,這是發展記憶體產業的必要手段。
記憶體的種類與發展形式很多,在晶圓廠而言,有沒有相關的製程能力是主要的生產條件;但在IC設計業者而言,則是如何選擇適用的搭配記憶體,或是購買嵌入式記憶體的SIP版權;系統廠商則是市場需求與供貨能力、成本的考量了。也就是說,記憶體元件正是三大基本電子元件之一,另外兩個都是更複雜而廣泛元件,一是邏輯元件,一是感測元件,目前也只有記憶體元件最通用而單純,所以國內業者絕不可忽視這一環。
又,隨著電子產品的更加廣泛應用,記憶體元件的使用與市場也會不斷擴增,這有三個層面,一是未來將大量的融入在SoC的整合製造中;一是單純系統產品的獨立記憶體元件仍舊需求不斷且日新月異;另一是適應輕薄短小的時代需求,半導體記憶元件所組成的擴充記憶裝置,將大幅取代現有的磁碟記憶裝置。以上種種原因,都可以讓我們了解掌握記憶體元件的製程技術、量產能力與多元化的技術應用,才能掌握半導體產業的主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