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證期會表示,現行國內的網路交易,自本年六月一日起,都需透身份認證公司,以第三者公信單位作為認證,提高網路下單的安全性。網路商業的利益愈大,風險也愈大,Gartner Group表示,網路詐欺發生的頻率比傳統交易詐欺多12~18倍,最近一個月刑事局驚報,國內首宗網路下單駭客案等來自內、外部的各式攻擊,聲聲催促產業早日堆砌資訊安全的護城牆!
實體世界面對面的交易,再加上國民身份証、駕照、或護照等憑證,雙方都可以很容易地確認彼此的身份,簽字蓋章就是同意交易的背書。但是,網路的匿名特性,使單純的身份認證及簽章困難重重。建置網路安全機制是一場無止境的進化過程,就像網路頻寬、電腦速度、應用程式、防毒軟體、晶圓製造技術等等,永遠都不夠好,永遠都在研發,永遠都在向上提升一樣。資訊安全的防範,就像家中大門的鎖,愈多道鎖,就愈安全,但花費在重重關卡到真正進門的時間就相對延長。
PKI 的防護機制
大眾瑯瑯上口的防火牆,可比為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鎖,但不是防火牆一道鎖就可抵擋所有非法入侵,最明顯的,防火牆可防外神,卻不能防內鬼,也不能解決網路安全首重的機密性( Confidentiality)、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資料完整性(Integrity)、與不可否認性(Non-repudiation)。統計數據顯示,80%的駭客事件由內部人員所為,網路詐欺案頻率比傳統交易詐騙高出12~18倍! 網路安全的方式千百種,各有各的獨特功能,但是,防護層愈多,對電腦系統運作速度的影響也愈大。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 PKI )利用非對稱金鑰( asymmetric keys )的概念,發展出數位憑證、數位簽章等網路風險管理的技術。
數位憑證( digital certificate )就像實體世界中的國民身份証,數位憑證由受信任的第三者( Certificate Authority )發放之,並把每一個數位憑證及其對應的真實身份安全地儲存在資料庫中, CA 並管理憑證的發行、撤銷及更新等。數位憑證讓交易雙方可確認彼此身份,讓交易及傳送的資料(如網路下單、網路轉帳等)在一臨時通道中,安全地往返,未授權的第三者,無法窺知機密資料的內容。
數位憑證的基本概念是公鑰加密原理,利用一對鑰匙(公鑰與私鑰)來加解密,用公鑰加密的文件,只有相對應的私鑰才能解開( asymmetric keys ),而非如對稱金鑰 ( symmetric keys )般,加、解密金鑰為同一把鑰匙。數位簽章就是送信方把送出的文件加上自己的密鑰(私鑰)簽章,因私鑰加密的文件只有對應的公鑰才能解開,因此,收信方就可確認送信方的真實身份。這個概念,就好比是實體世界中,我們在文件上加上自己的親筆簽名,來證明此文件發信人的身份。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 CRL )技術是儲存管理所有被撤銷的無效憑證的資料庫,進行身份確認時,須先與CRL比對,才不會有不肖商家或個人拿已過期的憑證招謠撞騙。
在 PKI 的金字塔結構中,最上層為 Root CA ( Certificate Authority ),Root CA發放憑證給CA,CA 再發放給企業用戶,企業用戶可再發放給其下的個人用戶如(圖一),用戶的數位憑證可能是由不同的Root CA或CA頒發,因此需要交互認證( cross certification )的制度,如此,不同CA的用戶,透過交互認證,仍可迂迴追溯至其CA,進而對此用戶的身份進行確認。銀行若自己建置CA,可再發放給旗下客戶,並將客戶分級,做好安全控管。有了數位憑證機制,銀行可以自信地推出各種線上服務,而客戶也可放心地進行各種線上交易。
PKI的應用廣泛,包括網路下單、VPN、ERP、E-mail、個人電腦檔案、無線通訊、Supply Chain、電子商務、單一簽入(Single Sign-on)等安全應用。
結語
PKI 的產品及服務百家爭鳴,各踞山頭,因缺乏全球統一的 PKI 產品規格,造成不同廠商或不同安全等級的產品無法相互整合,進而造成市場的混亂與不確定性,也使推動 PKI 的進展緩慢。有鑑於此,European Commission 與EEMA( European Forum for Electronic Business )創立 pkiC ( PKI Challenge )組織,推動不同PKI產品的相容性、建立一全球通行之 PKI 標準、與最佳應用方案。在容許使用各種不同 PKI 產品的前提下, pkiC 將孵育一國際的安全 PKI電子商務平台,促進各PKI廠商的共識,及網路交易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