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台灣數位相機市場大有可為
毋須再以封閉的狹隘眼光來看待數位相機的未來發展

【作者: 吳秉思】   2001年05月0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3932】

數位相機(DSC,Digital Still Camera)走入消費性市場,原有存在著相當大的爭議。當時不少業界人士均認為,數位相機只有依附在PC平台上才能生存,並因此侷限在PC用戶群中。事實上,在過去數年的發展上,數位相機已經走入多元化的型態,每個主要業者也建立了自己獨特的產品風格;並以各種不同的差異化來建立其產品的區隔,同時刺激新市場的需求。由此看來,未來的數位相機市場,預期每年的平均成長率應該都會在50%以上(表一)。


在大部分的資訊產品當中,輸出和儲存裝置一向扮演著較為吃重的角色,如印表機、監視器、HDD和CD/DVD-ROM等。這些產品的技術開發一直都在進行著,其市場規模亦相當龐大;相對之下,如鍵盤、滑鼠之類的輸出裝置,縱使有極大的市場,卻沒有發展的附加價值,也沒有特別的技術進展。


90年代以來,業界不斷思索能提升輸出裝置應用的機會,掃描器為當中的一種。可惜的是,在台灣業者大舉進入該市場之後,卻逐漸成為另一個類似滑鼠的發展窘境。數位相機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並未步入如掃描器般的後塵;畢竟數位相機的技術障礙要比掃描器大得多了。再加上其最具關鍵性的零組件,影像感測器CCD,被完全掌控在日本廠商的手裡;而掃描器所使用之線性CCD亦在日商的控制之下,唯產品層次相差過大,不宜相提並論。


數位相機的出貨量,以北美市場為最大宗,約佔了44%左右。其主要的產品需求型態以PC為基礎,200萬畫素以下的入門機種為其主流。在北美市場佔有率高居第一的SONY,其主打的機種為Mavica,分別以FDD和CD-R為記錄媒體,即以PC用戶的使用便利性為其最大的考量。日本和歐洲的佔有率則相去不遠,各為24%和21%。


前者的機種設計偏向消費性質,以取代使用底片的傻瓜相機為取向,如Canon的「IXY Digital」系列,其屢獲全日本之銷售排行榜冠軍,即是以能和小型傻瓜相機同樣大小的輕薄化取勝。歐洲的佔有率雖然是三大區域之末,但其未來的成長率卻可能最高,大致上應該會以入門機種為主;但在德、法兩地,高級機種則比較受到歡迎。和日本相較起來,歐美兩地有較為顯著的產品兩極化傾向。


創造新功能 提升附加價值

過去數位相機屢被質疑之處,乃是在於其解析杜和列印後的畫質上。以此和使用底片之傳統相機相比較,實際上數位相機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令人可以接受的性能表現。其與PC、PDA等應用相互結合所創造的特色,也早已覆蓋此一隱憂。再者,性能價格比不斷地提升,亦是市場接受度相對大幅提高的主因,此時已毋須再以封閉的狹隘眼光來看待數位相機的未來發展。


目前業者除了在相機本身持續進行開發之外,也積極地建立更好的使用環境,藉以取得更多的消費者的青睞。如OMROM即推出數位相機專用自動印刷設備,可對應所有機種的紀錄媒體、記錄方式,當作電器行和照相館、沖洗店的營業用品;從2000年底開始在日本地區發售,估計3年內將販賣1萬台,成為專為數位相機印刷服務而開發的象徵性產品。


在畫素方面,以100~200高畫素為市場主力,主要是來自於入門機種需求的推動,未來將持續往更高畫素的機種滲透。日本是較為獨特的區域市場,由於其本身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Dataquest估計1999年日本製造商囊括了全球79%的產值,遂能夠開發出針對日本市場當地多變性和多樣化屬性的產品。日本市場最能接受高畫素的產品,在2000年時,300萬畫素的需求甚大,主因在於其產品上市之後,200萬畫素並未因此而明顯降低其零售價格,遂突顯出更好的性能價格化。


多樣化差異性 著墨空間大

除了畫素外,外型和功能也是創造差異化的重點。Canon的「IXY Digital」和富士的「Fine Pix 40i」系列,強調輕薄和便於攜帶,尺寸大小和口袋相近,藉此打入對數位相機興趣一向興趣缺缺的女性族群。此外,可連續變焦的鏡頭、MP3的支援、可長時間的連續攝影、錄音功能的附加和可支援動態影像的拍攝都是差異化可著墨的地方。尤其是在動態影像面,業界正在研究擴充機能的增加,使數位相機在和網路結合之後,可達到此一目的。


記錄媒體亦是重要的關鍵周邊零組件,在1999年以使用SmartMedia為最多,但仍有不少機種強調大容量紀錄,不得不沿用Compact Flash卡。自2000年起,日本業界掀起更小尺寸的記憶卡主導權爭奪戰,即為眾所皆知的Memory Stick和SD。目前為止,只有SONY的數位相機支援Memory Stick,Olympus和富士此兩大製造商傾向持續支援Smart Media,主要是著眼於Samrt Media的容量擴充性還是大於SD或Memory Stick,在應用上較為游刃有餘。除了容量大小之外,讀寫速度的快慢也是一大指標,以Lexar Media開發出的8倍速控制器最受矚目。此技術未來將會應用在Compact Flash和Memory Stick上。


CCD邁入500萬畫素

CCD感測器則是決定機種等級和價位的最基本因素,主要供應商來自SONY、松下和Sharp,其在CCD開發的近程常會左右系統產品的發展。SONY在百萬畫素以上的CCD佔有率高達63%以上,故常能憑藉較好的競爭優勢,持續向更高畫素CCD挑戰。雖然在1999年業界已經推出高畫素(超過200萬)無用論,強化既有的CCD之畫質方為上策,但SONY仍不斷地挑戰更高畫素,以鞏固其領導地位。


在2000年底,SONY即公布了2/3吋;507畫素的CCD已經完成開發。該CCD的開發仍有若干的意義:


◆ 在PC鑑識器和印表機解析度提高的當頭,CCD仍必須比照其角度向上開發


◆ 真正能和底片是傳統相機的解析度相抗衡


◆ 在Y Media Corp完成317高畫素CMOS感測器的開發並在台積電投產之後,CCD業界不能因此視而不顧,需維持續領先的腳步。


不過在Sony完成此宣布後,2000年元月中旬聯電公布運用0.18μm製程,完成Rockwell的500高畫素CMOS感測器的製造。


Sony預定在2001年3月開始量產。該CCD除了是有較高的畫素之外,最大的突破是具備10種輸出模式,可以支援數位相機多種的應用方式。Sony上一代的324高畫素CCD,只具有一般攝影用模式和液晶監視器構圖確認之時,使用4倍速模式等兩種而已。Sony強調該CCD是在消費數位相機用之同尺寸CCD中,最大可容許的畫素數。


Sharp則和Kodak共同在數位相機上合作,開發100高畫素,200美元的機種,並在2000年內投入美國市場。由於CCD製造商可藉由CCD控制數位相機製造商,影響其開發進度;也可能使相機業者為了匹配特定的CCD規格而被迫更改系統,遂使部份相機業索性獨自開發。此舉雖可能增加開發成本,卻可擺脫依賴性。


富士和Canon便合作開發CCD,前者所研發的CCD,在畫素間狹小的間隔間擴大受光面積,使解析度為實際畫素的2倍。將使用在該公司高階的相機上,中階以下則向Sony採購。Olympus大部分的CCD源自Sony,除了本身亦投入研發外,部分則來自非Sony的製造商。Kodak的CCD由松下和Sharp提供,專業用的510和1600高畫素CCD則自行開發。


台灣業界可朝建立獨自的產品區隔努力

數位相機市場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非常明顯地,除了Sony之外的家電製造商均敵不過傳統光學製造商的挑戰。2000年前六大業者的佔有率高達76%,除了Sony之外,Olympus、富士、Kodak、Canon和Nikon都是不折不扣的光學廠商(表二)。光學技術的障礙似乎比電學來得更高,是家電業者無法在產品創新上跟上腳步的主因。


Sony則是一方面有強力的CCD研發和生產能力,足以充份支援,另一方面則借重蔡司鏡片的供應,配合Sony的品牌名,方能支撐大局,這種現象可以聯想到台灣業界創業的艱辛。據估計台灣業界在2000年,大概生產了200萬台左右的數位相機,以提供OEM的中低階訂單為主,特別是不滿200萬畫素的北美市場。


以台灣的產業環境,實無能力在高階市場或自有品牌上闖出一片天。幸好數位相機的發展情境不是Wintel模式,高中低畫素市場共同存在;且依據預測,其比率變動的情形不大,比過去數年萌芽初期緩和,有助於台灣業界學習曲線的拉長。未來台灣業界除了持續跟隨日本頂尖業者的腳步之外,亦可在低階機種中尋求新的應用,如玩具市場。目前台灣業界已有多家業者投入零組件的開發,在晶片組方面,以凌陽、盛群和全技為代表,至於CMOS感測器的業者則更多。


此雙方面和系統業者三角的結合,有助於開拓台灣業界的獨自特色,甚至可以和日本不具有整體解決能力的業者合作,特別是電玩業者。基本上,日本較大的業者不願意耗費資源,在這種樣多量少的市場上,台灣本土業者的實力和專長恰可在此區塊上充份發揮。台灣業界在數位相機市場的開拓,宜用智取,不宜蠻幹。


低階和玩具型相機適合台灣業界發揮

在台灣業界現階段仍無足夠實力,與日本業界在中高階數位相機競爭的情況下,從2000年市場演變的情勢來看,以CMOS感測器為基礎而衍生的低階和玩具型數位相機,以及行動電話手機,正是台灣業界可以區隔和日本業界差異性,而建立自我風格的重點切入產品。這些產品區隔都非標準產品,需要額外的特殊設計,和PC Camera的產品型態並不相同,業者遂得以擺脫價格競爭,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玩具型數位相機的始祖,起源於1998年Mattel的芭比目機,估計在1999年共賣出80萬台,未來成年市場規模和成長率非常值得期待。2000年的出貨量為240萬台,2001~2002年的成長率都在三位數字以上。事實上,玩具型相機和低階相機的技術性區隔不易區別出來,解析度大都在40畫素以下的VGA相當,問題是前者如何重新包裝。


目前日系的玩具商推出玩具型相機的業者大概有四家,以Tomy和Nichimen佔有率最大,各為31%和29%左右,其他兩家為Takara和Bandai,所推出的產品各具特色,未盡相同。這種差異性幅度之大,要比一般的數位相機有過之而無不。不論是那一種設計理念,玩具型相機確已走入多功能取向,只是性能較不必考究而已。


在2001年,玩具相機也強調輕薄小型化,外加操作簡單,卻已具備上網、下載軟體和傳遞電子郵件的能力,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玩具商和日本的光學和家電廠商並無直接的關係,未必能獲得在技術和設計上充份的支援,這種型似玩具,內似PC週邊型態的產品,吻合台灣業界的既有優勢而得以發揮出來。尤其是在玩具市場上馳騁相當時日的消費性IC設計業者,未來勢必得從語音應用延伸到影像應用,和CMOS感測器業者間的緊密合作,迫切需要。


(表格) 表一 全球數位相機市場預測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出貨量(千台)

4416

6257

8829

10042

11464

12980

16112

製造商生產平均單價(美元)

232

238

250

238

229

217

210

製造商生產金額(百萬美元)

1026

1491

2205

2393

2630

2818

3383


表二 2000年全球數位相機製造商出貨量排名

排名

製造商

出貨量(千台)

全球佔有率

日本市場佔有率

1

Olympus

2500

18.5%

21.2%

2

SONY

2500

18.5%

16.7%

3

Fuji Film

2300

17.0%

30.3%

4

Kodak

1350

10.0%

2.4%

5

Canon

850

6.3%

15.2%

6

Nikon

700

5.2%

3.0%

-

其他

3300

24.4%

11.2%

合計

13500

100%

100%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蘋果AirTag與航空公司合作 行李定位資訊直接分享
» 研究:高階手機市場淪為中國手機品牌爭霸戰
» 芝加哥大學開發新水凝膠半導體材料
» 英飛凌2024會計年度營收利潤雙增 預期2025年市場疲軟
» 英飛凌推出全球首款易於回收的非接觸式支付卡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6.82.18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