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趨勢,也就是不走電子商業勢必面臨淘汰,而創造及運用知識則是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惟有透過電子商業化,並善用企業入口網站及網際網路學習架構,將零散分佈的資訊整合為一,以經濟有效的方式達到隨時隨地掌握新知之目標,才能迎向新世紀的無窮挑戰。
目前的情況看來,景氣雖不如前幾年般大好,但在不景氣的時候,我們認為企業更需要善用資訊科技,以找出有最價值的客戶。這一波網站之所以會發生泡沬化現象,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所做得是虛浮不實的電子商業,無法掌握客戶的消費行為,也無法建立實質的客戶關係,顯然地,下一步要能成功的重頭戲就得做好客戶關係管理。
我們必須認清Internet的特性,在Internet的世界中談得不是公司的大或小,而是快與慢。網際網路上的客戶沒有品牌忠誠度,只有“click loyalty”,誰的速度快就向誰買。因此企業要能知道自己80%的獲利是從那裏來的,而這些重要客戶的喜好與需求又是如何,進一步化被動為主動,提供他們即時而滿意的服務。
這不僅是傳統服務業有此需求,對於製造業而言,也面臨轉型為製造服務業的新課題,也就是透過網路,提供客戶個性化的製造需求,例如讓客戶在網路上選購各式汽車零件,再組合生產。這也是B2B正快速發展的原因,頂尖的資訊公司正致力協助客戶從交易市集上簡單的競標與採購功能,轉移到真正的協同合作與供應鏈交易平台,讓製造商與供應商能夠共享即時的需求預測、庫存水準與生產排程。此外,還要提供各企業經營自有品牌交易平台的技術,並透過產品研發交易平台(Product Development Exchange,PDX)讓全球各研發團隊能夠共同合作。
未來要做到的是“Any device to any service”,就技術來說就是“Any talk to any talk”,一些關鍵性的電子商業功能,例如資料倉儲、商業情報、入口網站、行動與無線應用功能將會充分結合。以PDA為例,它就具有極大的潛力,從醫生巡房、警察開罰單到地藉資料登記等等,都可以做到立即性的處理。未來的軟體將是一種服務,就像水電計價一樣,而資訊廠商的挑戰在於需提供更快速的建置、更高的延展性以及更可靠的應用軟體與網站服務。
身為一個外商公司的總經理,我個人的願景是在這個新的世紀中,能夠引進外商的技術,以完整而簡易的電子商業軟體取代片段式的解決方案,來協助更多的台灣廠商電子化,提昇競爭力。我深深覺得台灣仍處於電子商業發展的萌芽期,離成長、成熟還有一大段距離。在政府大力倡導知識管理之際,我們將與國內企業朝此方向共同努力,迎接新經濟時代。(採訪整理:歐敏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