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再探企業間線上交易市集市場
 

【作者: 黃建智】   2000年12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5702】

是黎明前的黑夜還是曇花一現?

網路公司泡沫化的危機,這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千禧年對許多網路淘金者來說,實在是難熬的一年,不僅在股市上的表現欠佳,由於全球政治方面的干擾因素,其他產業亦面臨發展的瓶頸,景氣的低迷連帶使得網路相關公司的業績也受到影響。


原本被視為新經濟中較有機會成功的模式-企業間電子交易市集(B2B e-Marketplace),自下半年以來也開始屢遭研究機構點名,表示有可能步上B2C公司的後塵,倒閉、合併、裁員,將有可能發生。


看到這種報導,內心不禁要問:網路新經濟究竟為社會帶來什麼?時至今日的發展,為何令人覺得網路新經濟有如蛋塔般曇花一現?假如網際網路的出現,的確是人類生活及經濟社會的一大改變,目前的發展是否正確?或者現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呢?


以企業間的電子商務而言,交易市集的出現,最大效益在於成本的節省。其次是透過訊息的公開流通,讓企業流程能夠無接縫地(seamless)連接在一起,提昇企業競爭力。但是,由於過度誇大整體市場潛力的結果,許多交易市集紛紛成立以進入不同的產業卡位,造成在產業接受度尚未普遍的情形下,一時供過於求。事實上,發展交易市集適合與否仍有一定的考量因素,以何種角度切入交易市集的經營更將影響到未來發展的成敗。


混合型交易市集漸吃香

不管對於有意建構交易市集的業者,或是純粹只想加入市集進行交易的企業,都有必要了解交易市集的產業結構、主要參與者有哪些(圖一)。



《圖一 交易市集結構》
《圖一 交易市集結構》

1.買方/賣方主導成立的交易市集


這類市集是現階段發展的主流,成立的動機來自於企業或產業本身的需要。剛開始是由供應商以其產量的優勢,提供產品目錄供買主上網購買。現在較常見的則是,單一企業或數家企業聯合出資成立新公司,憑藉其採購力量來經營交易市集。隨著企業E化的呼聲越高,這類大多由產業主導的市集也越來越多,其特色是市集的創造者本身也是市集的使用者,主要目的在於成本的降低。


2.第三者主導成立的交易市集


此處所謂「第三者」乃是相對於買賣雙方,居中扮演代理角色所成立的交易市集。當網際網路剛興起時,這類市集可說是主流。特別是在買賣雙方並無獨大者,而且通路層級較多的情況下,由第三者主導的空間也隨之擴大。此外,這類型的市集另一方面也強調其中立客觀性,並在適當時機扮演仲裁的角色,以此來號召眾多的買賣雙方來參與。它的出現,主要趨力來自於仲介收入的大餅,不過,或許是事前估算的交易量略有失真,以及廠商加入的腳步不一,部分第三者主導成立的交易市集在營收方面未如預期。


3.技術平台提供者所成立的市集


早在交易市集風盛行之前,一些國際軟體大廠如SAP、Oracle、JD Edwards就開始提供企業內部的資源管理系統,如ERP。著眼於交易市集背後的商機,這些廠商理所當然地將既有的客戶導引進來,於是帶頭成立交易市集。此外,有些公司經營交易市集的目的在於建立展示的平台(Demo Site),藉由展示來說明其解決方案的優越性,市集本身的交易量反而不是重點。


4.混合型的交易市集(Hybrid)


有鑒於交易市集經營的複雜度不低,許多有意跨入經營的傳統產業,以聯盟或合資方式,結合了技術平台業者、電信業者成立混合型的市集。對屬於「使用者」角色的傳統產業而言,採用現成且標準化的技術,能夠快速完成交易市集的建置,並且順利與國際性的市集接軌;對於技術平台業者,能夠專注於技術的開發,不需擔心特定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不足,而且又具有展示的效果。受到這類市集衝擊最大的,當屬第三者主導的交易市集,而且,一旦供應價值鏈中的資訊透明化、以及配套機制健全後,原有的中介價值將岌岌可危。


百家爭鳴 預測數字累壞一堆人

對於每個積極介入創造市集的業者而言,當初投入線上交易市集即是著眼於龐大的商機,而各家知名研究機構定期發表的數字,代表著相當重要的參考性。一般說來,各家機構對於企業間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預估,至2004年時,將介於2.7兆至7.3兆美元之間。


這差異不可謂之不大,其中牽涉到每家機構對於企業間電子商務定義之不同,以及對市場展望的樂觀程度不一,不過大體上來說,每家研究機構都相當肯定電子商務發展潛力,並且認為企業間的市場將遠大於企業對消費者的市場。


然而,隨著今年網路公司股災以來,除了B2C公司被當成箭靶射得滿頭包之外,一向對B2B相關公司做多的研究機構,也開始提出一些警訊。不僅市場規模的預測數字趨於保守,更紛紛提出現存交易市集將大幅減少的說法,甚至認為一個產業中頂多只有3個交易市集存在的空間。


市場景氣詭譎 欲投入者停看聽

隨著各種技術的持續精進,線上交易市集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反倒不在於技術,而是最基本的問題-市場。事實上,交易市集形式並非適用於所有產業或產品,當許多人競相架設交易市集時,必須返回來思考哪一種產業或產品較有機會。


基本上,標準化產品、交易量大、中間商為數眾多,可以說是交易市集孕育的溫床。以股票市場來說,就具備發展交易市集的最佳條件,吾人可以觀察到,自從網際網路興起後,金融商品的交易是最快也是最適合搬到網路上執行的。


此外,以台灣地區而言,發展交易市集的另一關鍵議題在於如何與全球接軌。跟一般B2C的公司一樣,B2B交易市集不僅要畫出大中華市場的大餅,基於台灣產業界與全球經濟的息息相關程度,企業間的交易市集更有必要進行國際化的動作。


然而,在網路公司追求速度的迷思之下,台灣地區許多交易市集都是倉促成軍,僅提供交易撮合的功能,距離實績的展現仍有待加強。有些則憑藉著集團勢力,先以集團內部的交易來撐起營業量,是否能夠形成成熟的交易市集,仍得打上一個問號(表一)。



《表一 各研究機構對於企業間交易市集的看法》
《表一 各研究機構對於企業間交易市集的看法》

(作者任職於Sistertown.com,如有任何疑問,本作者樂意與您一起討論,來信請寄roger@mail.sistertown.com)


相關文章
甲骨文預測:2020-2025年十大雲端趨勢
完善、整合-從手機功能的變化發展看資料庫效能的擴展
服務導向架構(SOA)商業應用趨勢
整合性商業智慧應用趨勢
商業與開放社群的時代交會點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SAP助英業達升級雲端ERP 加快全球營運及新事業拓展步伐
» SAP高雄ESG暨AI研創中心開幕 協助台企業落實AI驅動數位轉型
» NTT DATA與正瀚生技合作導入SAP ERP加速數位轉型
» SAP推商業AI 協助台灣企業加速營運轉型升級
» NTT DATA與來毅合作 導入Oracle NetSuite ERP系統加速國際布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193.24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