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使用Microchip 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電感式位置感測器)實現高精度馬達控制
 

【作者: 葛育中】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2734】

目前在永磁馬達(PMSM或BLDCM)的控制上,馬達轉子位置回授主要有光學式增量型編碼器(Optical Incremental Encoder)、霍爾感測器(Hall Effect Sensor)、磁感應旋轉編碼器(Magnetic Rotary Encoder,以下簡稱MRE)及解角器(Resolver)等。至於要使用何種感測器,主要考量點包含成本、使用環境及輸出角度分辨率等因素決定。例如工業上精密加工應用,光學式編碼器的高精度輸出可以符合加工精度要求;如電動腳踏車(e-Bike)或電動滑板車等,因成本考量,霍爾感測器可符合需求,並提供一般消費者可接受的性能;若需要更好的騎乘體驗,在成本兼顧情況下,MRE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上述傳統的感測器,Microchip 提供了另一個成本與性能兼顧的位置感測器:電感式位置感測器(Inductive Position Sensor,以下簡稱IPS)。根據作者目前所接觸到的應用實例,MRE 及 IPS具有相似性能與成本,但在安裝方式,MRE須將感應用之磁鐵安裝於軸心上,且該MRE 晶片必須正對該磁鐵。若馬達後方軸心突出馬達後蓋本體則無法安裝,IPS則不受此限,安裝位置彈性佳。IPS 詳見Microchip 官網(https://www.microchip.com/en-us/products/sensors-and-motor-drive/inductive-position-sensors)。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3D雲端技術與AI深度融合 3D雲平台方案分進合擊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探討碳化矽如何改變能源系統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德國賓士取得最高時速 95 公里的高級自動駕駛認證
» 解決高效能電源轉換痛點 關鍵應用加速邁向48V架構
» 看好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驅動 TPCA估今年PCB成長5.5%
» ATLife揭示智慧照護新時代 智慧科技輔具迎戰超高齡挑戰
» 日系四大機車廠共組氫引擎技術研究聯盟 攜手產官學供應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D08097QSTACUKN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