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无人搬运车建立多机协作雏型
输送机械迎接自主移动变局

【作者: 陳念舜】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29014】

迎接近年来智慧工厂对於弹性变化越来越大,传输机械已无法如过去从新厂规划之初,即完成就定位配置。反观AGV则受惠於机械视觉、光达地图导引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将无轨自主移动的潮流自物流业引进工厂,组成AMR,甚至还可??打造多机协作的「超自动化」雏型,并开发足型机器人跨越最後一哩路。


基於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或更破碎化浪潮,导致从世界各地回流的制造业将同时面临缺工、缺地等困境,势将难以复制如过去大规模量产,以降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工厂物流除了向来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新一代智慧工厂的传输机械,也必须更为迎合弹性配置需求。


甚至要求自主移动机器人必须与环境同时设计动线,须先透过数位分身技术(Digital twins)模拟运作,从而达到最大效率。具备整合感测与运算等软硬体技术的无人自主导引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则成为制造、物流业者打造智慧场域的关键系统。因此让AGV市场快速成长,更可??在未来追求净零碳排的「范畴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结合人工智慧 优化仓储管理及供应链

包括如今仓储物流机器人系统,便要求货物流动架构须与机器人行为同时考量与设计,打破传统输送带流水线模式,过去Amazon的Kiva机器人,便率先采取移动货架,以物找人的概念。汉??科技近年也推出新款「四向式穿梭车(Shuttle cart)自动仓储」高密度存取系统,为客户量身打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图1 : 汉??科技近年推出新款「四向式穿梭车自动仓储」高密度存取系统,为客户量身打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将整体效率最大化,优化整体供应链。(摄影:陈念舜)
图1 : 汉??科技近年推出新款「四向式穿梭车自动仓储」高密度存取系统,为客户量身打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将整体效率最大化,优化整体供应链。(摄影:陈念舜)

该系统不仅从上一代「梭车型料盒式自动仓储」双向行走的穿梭车升级为四方行走,再搭配升降机构进行垂直搬运,以夹抱方式取出货品。还可依效能需求,由智慧调度系统按照当前任务指令和运行状态,自主调度以弹性配置穿梭车数量,进行任务作业的全域优化,将整体效率最大化。


在台湾长期提供堆高机特殊改装设备服务的供应商勤工(AXON),近年来也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慧科技,推出「AMR自主移动堆高机」,利用SLAM演算法一机完成无人化运搬,毋须铺设额外的辅助线路,即可达到±1cm的精准率;亦可在无人化搬运的过程中,透过系统串联,串起厂房既有的自动化生产、物料系统、生产系统,协助实现智慧化的目标。


AGV结合智慧化管控 提高搬运系统弹性与产能

工研院机械所经理韩孟儒指出,现今所有物料搬运货品可概分为:原物料、半成品、成本等,以往须透过人力拣料与配送、搬运及上下料,直到最近3~5年始引进AGV自动化运送系统,相关技术包含:多车物料自动配送、无轨式控制与导引、自动搬运/上下料等技术。


经过工研院有效整合HI的智慧化功能,涵括:高弹性智慧交管、跨系统整合、客制化介面。透过智慧物料搬运系统架构中的MCS,统筹管理MES接单後下达的搬运命令;再交由工研院开发的ACS,选定、管理与控制不同品牌或导引型式的合适AGV/AMR,执行规划路径(route)、多车交通管理等功能;最後AGV/AMR再循此运送、完成上下料作业。


由於AGV或其他装置上的PLC皆搭载ROS 2(Robot Operating System;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平台,随时皆可抽换或增减控制点来扩充也更有弹性;进而统筹规划多车行进路径、速度、停靠时间等不同任务,且不必重新调整,得以避免塞车及碰撞,有效提高搬运产线物料、工件的效率与产能。


目前工研院也将此多机派车、运载系统,导入半导体封测大厂矽品公司24/7精密制造产线,控制10台以上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藉此升级智动搬运来服务上百台生产设备提高产能,塑造智造转型生态系统,至今约节省搬运人力15%、AMR妥善率99.9%、超过95%稼动率,效益相当显着。


顺应智慧感测需求 缩短AGV开发时程

此外,有别於早期AGV系透过磁轨、色带或是Bar-code定位导引路径模式精准、快速却乏弹性,难以跟上近年来应用场域多变调整。近年来在3D光达(LiDAR)感测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等不断推陈出新技术的整合下,促使AGV行进路线变得更为灵活、快速,应用触角随之从电商物流往制造业延伸,若要在成本及效能都达到业者能接受的甜蜜点,感测器将是关键!


因为AGV的智慧化将主要来自於软硬体整合,相关设备制造及系统整合厂商在选择感测器时,除了产品规格、价格外,还应重视厂商的整合能力与相关技术服务支援,对於产品的开发时程与可用性将有巨大影响,以符合客户不同场域需求。建议设备与系统业者在投入发展时,必须找到可提供完整技术支援的合作夥伴,以快速完成开发,并确保AGV的实用性。


Hyundai Motor在2022年CES展中,也提出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元宇宙移动概念(Metamobility Concept),结合AMR、延伸人类移动能力的「Expanding Human Reach」愿景,研发AMR驱动轮模组与随??即用的PnD平台(Plug & Drive Module)驱动模组,可藉此整合轮内电力驱动、悬吊、转向、刹车等组件,从PnD平台架构里衍生出多种个人交通、物流、服务型AMR应用。



图2 : Hyundai Motor在2022年CES展中,也提出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元宇宙移动概念,结合AMR、延伸人类移动能力的。(source:multivu.com)
图2 : Hyundai Motor在2022年CES展中,也提出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元宇宙移动概念,结合AMR、延伸人类移动能力的。(source:multivu.com)

产学研协助AGV再进化 促PCB产业数位升级

最近工研院便与PCB软板厂嘉联益、台湾科技大学三方产学研合作,打造微缩化AGV,强调其结合人工智慧(AI)辨识技术,协助台湾电路板厂商导入智慧制造技术、加速转型为智慧工厂,克服产线人力不足等课题,预期可提升产线效率超过20%、降低工序作业时间50%,进而提升台湾PCB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图3 : 最近工研院也与PCB软板厂嘉联益、台湾科技大学三方产学研合作,打造微缩化AGV,结合AI辨识技术,协助台湾电路板厂商克服产线人力不足等课题(source:工研院)
图3 : 最近工研院也与PCB软板厂嘉联益、台湾科技大学三方产学研合作,打造微缩化AGV,结合AI辨识技术,协助台湾电路板厂商克服产线人力不足等课题(source:工研院)

工研院不仅藉此将现今AGV设备微缩化,并加入多自由度的上下料机构、AI视觉技术等,实现人机共工运载物料、提升产线效率;还可透过机器人内建的人员姿态辨识系统,确保人员作业正确,降低操作失误可能造成产线停摆的损失,提供场域更加安全、可靠及完整的智慧制造解决方案。预计2023年底完成研发及场域验证,将力助PCB及半导体业者加速转型为智慧工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嘉联益树林总部特助暨该计画主持人梁隆祯指出,为持续优化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智慧制造,着眼於PCB智慧工厂发展趋势,嘉联益延续多年来成功开发卷轴式材料的各项经验,期??透过跨业链结产学研三方的实务人才与研发能量,发展人机协作自主移动机器人。


从而协助人员搬运各种卷轴式半成品物料的上下料机构,并增加制程站之间的自动识别功能,以智动化技术减轻生产线的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从新一代卷轴式软板材料技术升级为切入点,开创更精密加工技术,让台湾软板业者可拉大与国际竞争者的差距,迎接不断加剧的市场挑战。


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柏廷进一步表示,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AMR)与人员的协作共工是一项具挑战性且高度发展潜力的关键技术,目前学术界及产业界较少具有10kg以上负载能力的AMR,重力平衡设计是提升AMR上机器人或搬运机构负载能力的可行方法之一。


此外,为达到安全且高效的人机协作,智慧感测、视觉辨识、AI人工智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AMR要进行大量电脑计算,必须将大量影像及资料传输至远端高效能电脑运算後,再将控制资讯传回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最後利用变动金钥提升资讯安全性。上述各环节中的重要技术都是台湾智慧制造领域亟需发展的方向,期许此次产学研共同努力跨域合作,增加朝向国际发展的竞争力。


工研院突破多机控制瓶颈 建立群机协作雏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Gartner最早於2020年发布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中提出的「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定义,原来是指能快速识别、审查和自动化业务与IT流程,整合包括AI、机器学习、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低/无程式码平台和流程管理等多种技术和平台,并以业务驱动企业实现各类营运场景。


当产业组织在生产、作业的流程都达成自动化时,协作式生产的范畴将不再只有「人机协作」,而是进一步达到「多机协作」。台湾的智慧工厂因应愈趋复杂的加工制造流程,也已从单机迈向多机自动化发展,惟若要整合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多机协作,产业仍然面临人员维护、成本增加、人员安全等多重挑战。


工研院机械与机电系统研究所所长饶达仁认为:「虽然单机是全球指标大厂的强项,但台湾的优势是具备先进ICT技术、完整的机械、电机产业供应链以及高阶科技人才,能整合多元感测、视觉辨识及高精度的多机协同控制等技术,赋予机器人更丰富的工艺技能,未来朝向智慧机器人系统整合服务,可??成为台厂创新产业的着力点,创造台湾下一波经济成长动能。」


目前经济部技术处针对台湾机器人产业的布局策略,也逐渐朝向朝向多机化、智慧化与系统化发展,以因应更为复杂的加工生产流程。工研院近年来也积极投入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技术,协助制造业者突破厂牌限制,让机器人之间可互相沟通,可同步控制多达14轴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完成复杂生产任务,目前已实际导入造船与医材产业,并逐步导入到车用、航太与橡塑胶等不同产业。


为了达成搬运过程中的产能最隹化,工研院着重於最复杂的派车演算法,开发多车派遣系统除了可提供跨品牌导引方式外,还能兼顾弹性与安全的进行??断(Preempt/Insert/Combine)作业;并考量无线网路的通讯延迟问题,选择最适合指定任务的机器人,以确保机器人彼此,或与动、静态障碍物之间无碰撞风险,达到搬运效率最隹化。


广运导入Robot Smith 应用领域扩及物流

在今年「台湾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展」(TAIROS)期间,工研院也发表号称是全球最多轴的机器人高阶智慧控制器(Robot Smith),即强调可跨平台同时控制3具国内外不同品牌机器人,进行多机化协同作业,降低人员维护、营运成本;且让机器人之间互相沟通协调,提升绝对精度到±0.25mm以内;整合AI视觉辨识周围人员的行为意图,即时避障防护、兼顾人员安全,将机器人次系统控制器提升产能逾50%以上。


依广运机械工程经理黄嘉辉同时发表与工研院合作范例,认为双方可将在2021年结合RobotSmith完成金属加工的成功经验,与该公司KRS系统整合延伸到的物流中心使用,打造自动仓储、拣货系统DPS等,藉以弥补在电商物流繁琐拣货阶段,所产生的人力缺囗;解决以往因物流中心业者因为考量内部技术人才不足,对於导入机器人意愿不高的问题。


如今智慧拣货系统已是智慧工厂的缩影,将可利用Robot Smith解决相关难题,从而具备高度扩充性,可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包括支援多种传感器,提高弹性生产的品质和精度;通过物联网搜集数据,和成立战情中心;客制化和图形化制程管理介面,一键简化复杂程式。KRS亦可整合设备及系统,进而生成自动路径、虚实整合、藉AI数据提供不同场景应用,可以让人人都能当上工程师。


自主移动搬运设备升级 放眼足型机器人商机


图4 : 结合自驾车核心元素的Tesla Optimus,加速双足机器人产品开发与应用。(source:teslarati.com)
图4 : 结合自驾车核心元素的Tesla Optimus,加速双足机器人产品开发与应用。(source:teslarati.com)

最後,因应当今AGV/AMR配合应用场景的多元性、人机协作的适应程度,已是机器人发展的趋势,放眼下一步将是双/四足运动的「足形机器人」(legged robot),虽然具备传统轮式机器人无法达到的优点,可翻滚、跳跃的灵活性隹,克服崎岖、颠簸地形;但在荷重与效率上仍有改善空间,行进速度缓慢又造价高。根据Frost & Sullivan调查,当机器人逐渐普及、造价成本下降将带动双足机器人市场成长,预估2022~2026年市场累积总规模将上看15.77亿美元,约509亿新台币。


举例来说,Agility Robotics的Digit机器人,即曾尝试利用双足移动平台及双臂来进行搬运工作,於2019年与福特汽车合作,结合自驾车执行最後一哩路的送货服务。目前最知名的双足机器人,则属结合自驾车核心元素的Tesla Optimus,结合了步态轨迹、手臂运动规划和机器人平衡控制方法於一身,加速双足机器人产品开发与应用。


但未来足型机器人发展仍充满挑战,包括投入厂商不断增加,必须更专注於产品成本与价格控制、产品定位与利基应用等,藉此突破关键技术,克服室外环境变因;多方链结,找寻合作夥伴;扩大产品销售,尝试多种应用场景。


**刊头图:有利康科技运用AR技术结合AMR,进行厂房与产线管理(摄影:陈念舜)


相关文章
善用智慧仓储应用 提升企业运营竞争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AI与互动需求加持人型机器人 估2027年市场产值将突破20亿美元
» 台达助台中港导入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携手打造低碳永续商港
» 高效能磁浮离心冰水机降低温室效应 工研院助大厂空调节电60%
» 传产及半导体业共享净零转型成果 产官学研联手打造净零未来
» 联合国气候会议COP29即将闭幕 聚焦AI资料中心节能与净零建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3.195.12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