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4年时,由台北市电脑公会主导,并联合十多家电脑业者共同制定最初的Big5码。当初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因应电脑相关业者对「中文数位化」日益迫切的需求,有了统一的中文编码标准,则中文数位资料才能在各平台间交换,各厂商也才能更进一步地开发相关的中文处理软体。虽然在此之前,曾有一批文字学家、图书馆学家、以及电脑学者等所组成的「国字整理小组」,进行国字整理与编码工作,并制定了目前通行于图书馆界的CCCII码,然而可惜的是此套编码不被当时的政府单位采纳,因而无法在电脑业界推广。是故他们才有另起炉灶,制定 Big5 码之举。而我们为了便于区分起见,便称这个最初的 Big5码版本为: BIG5_1984。
编辑Big5码的起因
根据Big5码的编码规则,其所能容纳的中文字与符号,最多也只有将近两万个,但中文字的个数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要全部囊括进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制定之初便保留了适当的弹性,也就是在此编码范围中只收录了一般常用字与次常用字,并保留了相当的码点空间让使用者造字,借此弥补缺字的问题。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5//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
VIP会员 |
无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