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导体产业进入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可预见的是它自1995年首次呈现二位数的成长,并且跳脱了自1996到1998最长时间谷底的盘悬,半导体的未来究竟如何?为了观察半导体的趋势,首先我们必需回顾过去的历史、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动力。从1996自1998年,半导体经历了衰退,有三种主要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一为产能剩余、第二为零库存、第三为亚洲金融风暴。在衰退前,1993至1995为半导体产业的盛期,而因此在资本方面有大幅度的支出。这样的模式一直以来为半导体产业的循环周期。
产能与存货的辩证
然而,半导体产业太晚才发现:一项新的及不被了解的因素造成产能过剩。在1995年,许多的分析师预言生命周期短的产能仍会再持续几年,但不被理解的却是半导体公司能够藉由缩小Die的尺寸和缩短制程以增加它产能和晶片上Dice的数量。在1990年代的早期,记忆体制造商只能每年生产一个或二个Shrink。直到1996年,大部份的制造商只能制造三个或什至四个,相较于之前制造商能以更快的速度达到更大的产能或是品质更加的Dice。此外,由于1997年末期和1998年初期资本支出减少,所以1998年最后的一季才缩减了产能扩增和制造容量。
直到1970中期存货在半导体的产业中一直是影响市场波动的因素之一,存货是造成1974年到1985年不景气的主要因素,然而到1996年末期,以历史成本的计算方式存货已达正常的水准,但是存货仍然是一个负面的因素。电脑的大厂戴尔(Dell)改写了存货的策略,这个策略也就是所谓的Dell模式,它提供了Build-to-order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Build-to-forecast,这新的策略提供制造商保持非常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存货,这样的过度期大概持续到1998年,由现今的资料来看,半导体的趋势已呈现水平且也许可能在成长时会逆转。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得半导体的市场在谷底盘悬延长了一年,但已在1997年的中期开始恢复,造成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已在其它的地方被讨论过。然而这产业所关心的是它所造成的效应,金融风暴造成了此产业由1997年的最后一季到1998年的第二季的衰退,然而到了1998年的第四季,亚洲市场的复苏帮助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产业成长了10.5%,留下了一季最辉煌记录。
半导体产业复苏状况
最近我们对于市场的预测指标已经显示在六月的半导体协会,这个预测已经告诉我们半导体业在未来的三年将会有蓬勃的发展,在1999年,这产业会回复自1995年首次呈现二位数的成长,由1998年126.6兆增加12.1%至140.9兆。预期成长率将于2000年达到162.6兆15.4%成长,2001年将达到191.1兆17.6%成长,在2002年,成长率将会降至12.9%,半导体产业将会超过200兆进入215.7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此产业并不回复往年的年成长率17%,这次的复苏较慢于过去的复苏。
从地理的角度而言,有着非常有趣的趋势,欧洲藉由整合和自由化,已经由1992年第四大市场至1998年第二大市场,在1998年欧洲是在世界上唯一积极的成长的地区。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复苏,亚太地区将会有最高的成长率,在1991年日本占了全世界市场的40%,预期在2002年,日本的衰退会少于世界市场20%的衰退,占有全世界市场三分之一消费的美国将持续领导这产业。
这个预测对产品的强调包括通讯和网路的硬体,数位信号处理器(Digital Dignal Processors, DSP)将会成为最快速成长的产品线,且预期会由1999年4.4兆到2002年9.8兆呈现超过双倍的成长。数位信号处理器是最常使用在通讯上,在半导体产业最大的两个产品线是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和动态随机处理记忆体(DRAM),在1999年,微处理器将会成长到16 %到28.7兆,而动态随机处理记忆体(DRAM)将会成长25%到17.5兆,然而对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软体设计厂商而言,EDA-intensive的半导体产品(尤其是Linear 、Microperipherals、DSPs和MOS ASIC)都会由1998年38.3兆成长到2002年67.8兆,77%的成长率或是年成长率15.3%。
产能对于这个产业而言已经成为一重要的因素,根据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Capacity Statistics(SICAS),总产能在1997年12.1%下降至1998年1.6%,事实上,总产能在最近的两季已经缩减到一定的程度,少于1997年最后一季的产能。在1998年大量资本支出的弱点非常明显地对产业的产能有一定的影响,预测今年大部份的资本支出是在0~10%,在1999年第一季Leading Edge Capacity(Less than .3 micron )大概在93%。
在半导体产业最后的驱动力已经改变,在1950和1960年代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市场在军事航空,而美国市场大概占了全世界的30%。在1970年代的初期,市场主要分布在小型电脑,在1970年代的末期和1980年代的初期,是消费者产品市场,像是手表、电动玩具、录影机。 1980年的中期,个人电脑成为半导体主要市场,到了1998年个人电脑大概占有三分之一市场消费。
网际网路带来的契机
我们处于个人电脑和广为大众及商业接受网际网路的过渡期,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显示,网际网路已快速地被所有的技术使用,在1999年已有一亿六千万人使用网路,到2005年将会有1兆的使用者。这也就意谓着目前每月成长20%使用率。电子商务若不是成为策略性的经营模式则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将会由1997年11兆成长到2002年的400兆。除此之外,网际网路提供「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虚拟联系比Supply Chain更有效率 。
网路的塞车将会需要投注大量的投资在基础建设,有人曾说信息高速通道将会被矽所充满,网路、数位消费者产品和通讯将会成为主要的市场,个人电脑的市场仍然很重要但是相对重要性会下降,半导体与技术相比将广为被使用者知道,因此广为所知的标语「System On a Chip」,会是下一波的主流发展。
是否半导体的生命周期因使用者和产品有所改变?当然不是如此,半导体产业仍是有一片前景,但是它在产品和应用上会有不同,尤其是当它应用在快速革新的科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