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Trendforce
科技
典故
什么是Hypertext(超文件)?Hypertext的发展简史

所谓超文本 (hypertext)就是将各类型的信息分解成有意义的信息区块,储存在不同的节点 (node),成为一种与传统印刷媒体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1965年,Ted Nelson首创Hypertext一词,Andy van Dam et al则在1967年建立了Hypertext的编辑系统。
全球经济疲弱 第三季NAND Flash价格恐跌至13~18% (2022.08.23)
由於高通膨压力持续使全球经济疲弱,各消费应用需求自第二季起持续下修,预估至年底都将不见起色。尽管伺服器需求虽稳,却也进入库存调节阶段,使NAND Flash市场供过於求态势日益严重
Micro LED大型显示器加速进展 预估2026年产值达27亿美元 (2022.08.18)
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TrendForce 2022 Micro LED 自发光显示器成本与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至2026年Micro LED大型显示器的4寸wafer约当量为114万片;晶片产值预计达27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成长率约241%
工业绿化趋势 预估2026年全球智慧制造市场达6,200亿美元 (2022.08.17)
根据TrendForce研究显示,企业积极布局节能减碳,短期将促使导入自动化奠定智动基础的方式越发受到产业重视,且中期的远端作业、虚拟实境、模拟运作等陆续崛起的市场需求更趋实用
消费性DRAM库存攀升原厂降价求售 第三季跌幅扩大至13~18% (2022.08.10)
据TrendForce调查DRAM市况,韩系原厂在产出不断增加的压力下,为刺激供应商与客户拉货,让价意愿明显提高,促使价格跌幅持续扩大。除了韩系厂积极让价,来自现货的低价颗粒亦在市场流通,其他供应商不得不跟进,积极降价求售,使得第三季consumer DRAM价格跌幅从原先预估的季跌8~13%,快速扩大至季跌13~18%
预估2026年Micro LED穿透式AR智慧眼镜晶片产值将达3,830万美元 (2022.08.09)
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在穿透式AR智慧眼镜微型显示器方面,Micro LED光引擎特性表现在亮度、对比度、反应性上优於Micro OLED,非常适合在户外环境的应用。自2021年至今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个品牌厂商推出Micro LED穿透式AR智慧眼镜概念机
Intel订单递延 台积电放缓三奈米扩产计画 (2022.08.04)
据TrendForce调查,英特尔(Intel)计画将Meteor Lake当中tGPU晶片组外包至台积电制造,但该产品最初规划於2022下半年量产,後因产品设计与制程验证问题递延至2023上半年,近期量产时程又因故再度递延至2023年底,使得2023年原预订的3nm产能近??全面取消,投片量仅剩馀少量进行工程验证
中芯率先突破制程瓶颈 迫美火速补贴晶片与加码设限 (2022.08.02)
近来因为中芯率先突破7nm制程、与美国积极促成亚洲晶片大厂「四方联盟」(Chip4)等话题,让半导体产业及设备市场再起波澜。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预估,以全球各区域12寸约当产能看来
预估2022年前三大设备商拥全球基地台74.5%市占 (2022.08.01)
全球透过建置5G网路,满足个人用户及垂直产业需求,以持续深化5G实践,应用领域涵盖医疗、教育、工业、农业等,形成可复制及推广之商业模式,并加速5G规模化发展。TrendForce预估,2022年华为(Huawei)、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三大设备商将占据全球基地台74.5%的市占
电化学储能成为脱碳新技术 预计2030年装机容量达1,160GWh (2022.07.28)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是根本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 根据TrendForce统计,2022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预计约为65Gwh,至2030年可达1,160GWh,其中来自发电侧的需求高达七成,是最主要支持电化学储能装机的动力来源
通膨抑制消费 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可能低於两亿台 (2022.07.26)
根据TrendForce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全球电视出货量达4,517万台,季减5%,年减6.8%,是自2012年以来,除了自疫情刚爆发之际生产大乱导致出货大幅衰退,首次第二季出货量低於4,600万台的新低纪录
TrendForce:下半年液晶监视器需求持续疲软 预期2022年仅1.4亿台 (2022.07.21)
根据TrendForce研究,2022上半年全球液晶监视器(Monitor)出货量达7,230万台,与2021年同期相仿。受物流运输问题影响,部分2021年第四季整机订单递延至今年第一季销售,加上部分品牌对2022年展??乐观,故在第一季便开始积极促销冲量
TrendForce:面板需求疲软 第三季稼动率预期滑落至7成 (2022.07.18)
时序进入2022下半年,终端品牌持续进行库存调节,不仅造成面板需求疲软,也导致面板报价持续下探。 面板厂运营压力的剧增,迫使显示行业进行生产的管控,依据TrendForce「LCD Gen5含以上大世代线生产报告」显示,第三季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7成,较第二季大幅减少近7.3个百分点
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预计第三季驱动IC价格恐持续跌至年底 (2022.07.13)
根据TrendForce研究,自今年起终端需求疲弱,导致库存压力持续提升,为了有效管控库存,对IC的拉货动能也趋於保守,特别是2021年紧缺的周边IC如驱动IC、Tcon、面板用PMIC等,需求快速反转向下,从而使面板厂在第三季对面板驱动IC价格要求更大降幅
TrendForce:车灯产品渗透率及技术提升 带动车用照明市场产值 (2022.07.06)
根据TrendForce最新「2022全球车用LED 产品趋势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尽管2022年车市需求受俄乌战争及中国疫情反扑冲击而有所下滑,但随着LED头灯渗透率提升,加上智慧型头灯、标识灯(Logo Lamp)、智慧型氛围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仍支撑2022年车用照明市场需求
TrendForce:DRAM原厂降价意愿提高 第三季价格跌至近10% (2022.07.04)
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显示,尽管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消费性需求快速转弱,但先前DRAM原厂议价强势,并未出现降价求售迹象,使得库存压力逐渐由买方堆叠至卖方端。 在下半年旺季需求展??不明的状态下
第二季液晶监视器面板出货量季减11.3% 下半年需求疲弱 (2022.06.30)
根据TrendForce研究指出,受到俄乌战争、高通膨以及中国防疫封控影响,导致终端需求持续疲弱,品牌开始减少第二季液晶监视器(Monitor)面板的采购量,预估第二季液晶监视器面板出货量为4,250万片,季减11.3%
TrendForce:下半年电源管理晶片需求稳健 (2022.06.16)
根据TrendForce表示,2022上半年市况纷乱,不同功能晶片需求表现分歧,而电源管理晶片(PMIC)在全球电子装置与电力系统的发展下,总体需求仍相对良好,不过也因功能多样化
2022下半年消费规MLCC需求续弱 价格恐跌3~6% (2022.06.14)
据TrendForce研究显示,由於中国紧握动态防疫封控,面对疫情反覆无常,解封步调缓慢,推迟当地制造业复工进程,第二季封控造成的生产短缺囗,ODM厂难以在下半年填补
LCD电视面板价格跌至新低 第三季厂产能喊减 (2022.06.09)
据TrendForce表示,LCD电视面板报价受到品牌采购量持续下修影响,大部分尺寸价格已跌至历史新低点,日前公布6月上旬32寸与43寸下跌约5~6美元;55寸下跌约7美元;65寸及75寸同样面对产能过剩的压力,下跌12~14美元
2021年全球LED封装产值达176.5亿美元 日亚化学居冠 (2022.06.05)
据TrendForce最新LED产业报告显示,在疫情趋缓驱使全球各类经济活动复苏的趋势下,2021年全球LED产值表现高於市场预期,达176.5亿美元,年增15.4%。其中,一般照明、植物照明、车用和显示屏应用市场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成长;背光市场则受惠於Mini LED 技术导入与领导厂商的带动,?持稳定

  十大热门新闻
1 机器人LLM市场2028年估破千亿美元 NVIDIA Cosmos平台成主流
2 DeepSeek将催生光通讯需求 TrendForce估光收发模组出货年增56.5%
3 TrendForce:台湾强震过後 半导体、面板业尚未见重大灾损
4 TrendForce:美关税壁垒加速转单 台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上升
5 日系车厂抱团过冬 可为整并工具机前车之监
6 GB200机柜供应链待优化 出货高峰将延至2025年上半年
7 AI与互动需求加持人型机器人 估2027年市场产值将突破20亿美元
8 TrendForce估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增24.8% PHEV销量Q3年增55.3%为首
9 AI伺服器2025年延续成长 TrendForce估产值达2,980亿美元
10 受惠物流业、高阶自驾需求带动 光达市场2029年产值估53.52亿美元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