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發表企業內部碳定價報告書 分享淨零減碳管理經驗 (2025.02.12) 台達(12)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半固態電池更容易量產 被視為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前的最佳方案 (2025.02.07) 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鋰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續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液態鋰電池面臨著能量密度提升瓶頸和安全隱患等挑戰。而半固態電池憑藉獨特優勢,成為鋰電池領域最令人興奮的突破之一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CES 2025:傲雷智能三合一電池充電器獲得創新獎 (2025.01.09) 傲雷於2025年CES展會上展示了智能三合一電池充電器Ostation X,這款產品不僅融合了快速充電、精準測試和有序儲存三大功能,還榮獲CES 2025可持續性與能源/電力類別的創新獎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榮獲「IT Matters 數位轉型獎」肯定 彰顯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成效 (2024.12.23) 台達日前獲IMA資訊經理人協會第二屆IT Matters Awards競賽「數位轉型獎」殊榮。此次得獎的Delta Academy 是台達自行開發、多元化的數位學習平台,在技術上同時整合串流分析與虛擬實境技術,實現多元訓練場景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啟用全台首座百萬瓦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 推動氫能技術創新 完善能源轉型藍圖 (2024.12.13) 台達於位在台南科學園區的台南二廠正式啟用全台首座百萬瓦(MW)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揭示台達在氫能技術研發上的重大里程碑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I結合3D列印打造未來車 還能讀懂駕駛情緒 (2024.12.09) 美商PIX Moving公司推出一種3D列印的微型金屬汽車「Robo-EV」。「Robo-EV」搭載的AI可作為駕駛的個人助理,它可以讀取駕駛的情緒和語氣,提供情感協助。根據開發團隊的說法,該系統使用大語言模型來實現AI與駕駛之間的互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66.47億元 (2024.12.09)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9)日公佈113年11月份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366.47億元,較去年同期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36.49億元成長8.9%,較上月份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88.17億元負成長5.6%;113年1~11月份累積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3,824.09億元,較去年同期累積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695.30億元成長3.5%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10分鐘汽車快速充電 英國科技公司測試新型電池 (2024.12.08) 英國電池供應商Echion Technologies與位於珀斯的電動車服務公司Switch Technologies合作,在一輛豐田Land Cruiser 79系列越野車上,展示其快速充電活性節點材料技術。
這兩家公司合作了九個月,開發新的XNO電池模組和電池組,用於Land Cruiser的混合動力系統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2025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展科研實力 台灣20篇論文入選再創新高 (2024.11.26) 一年一度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將於2025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被譽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奧林匹克大會,每年都展現出產學界創新的科研實力,台灣此次入選2025 ISSCC共計20篇論文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2024.11.25) 發展石墨回收和替代技術,成為確保電池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本文將深入探討石墨回收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具有潛力的替代材料,並分析其對電池性能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瑞薩與Nidec共同開發8合1的E-Axle PoC系統為電動車提升高階整合 (2024.11.11) 電動車市場變化迅速,對於降低車用系統的重量和成本日趨增加。如何減少元件數量成為要項。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與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合作開發出全球首款運用於電動車(EV)的「8合1」E-Axle PoC(概念驗證)系統,可以使用單一微控制器(MCU)控制8項功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瑞薩與英特爾合作為新款Intel Core Ultra 200V系列處理器提供最佳化電源管理 (2024.10.24) 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宣布與英特爾合作推出新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為採用Intel Core Ultra 200V系列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提供最佳化電池效率。
新款客製化電源管理IC(PMIC)可滿足最新一代英特爾處理器的所有電源管理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Toshiba推出新款輸出耐壓為900V的汽車光繼電器 (2024.08.30) Toshiba推出一款輸出耐壓為900V(最小值)的汽車光繼電器TLX9152M,適用於高壓汽車電池。這款新型光繼電器採用SO16L-T封裝,自即日起開始批量出貨。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充電時間更快和續航里程更長對於其廣泛普及至關重要,兩者都需要電池系統能夠更高效的運行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穿戴式裝置:滿足卓越電源管理的需求 (2024.07.19) 最新一代的可穿戴裝置在能源效率、運算能力和緊湊性之間,將會經由電源管理設計找到適當的平衡。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解析鋰電池負極材料新創公司:席拉奈米科技 (2024.07.15) 席拉奈米科技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企業,專注於開發和製造先進的鋰電池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利用奈米技術和材料科學來改進鋰電池的性能,使其更安全、更持久、更高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nsys以ConceptEV提升電動車驅動範圍 改善駕駛範圍和電池充電時間 (2024.07.08) Ansys 推出SaaS雲端原生產品Ansys ConceptEV。該解決方案使組件和系統工程師能夠通過基於模型的方法協作進行電動車動力傳動系統概念設計,從而促進早期設計決策,以改善電動車駕駛範圍和電池充電時間,降低開發成本,並加快上市時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Nexperia汽車級肖特基二極體採用R2P DPAK 封裝 (2024.06.11) Nexperia宣布650V、10A 碳化矽(SiC)肖特基二極管現已通過汽車認證PSC1065H-Q,並採用真正的雙引腳(R2P) DPAK (TO -252-2)封裝,適合於電動車和其他汽車的各種應用。此外,為了擴展 SiC 二極體產品組合,Nexperia提供 TO-220-2、TO-247-2 和 D2PAK 額定電流為 6A、16A 和 20A 的工業級裝置-2 包裝有利於更大的設計靈活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2024.06.11) 因應節能減碳排放的迫切需求,電池電動汽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市場持續增長。車載充電器是電動汽車的關鍵應用之一,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汽車高壓電池充電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一美元的TinyML感測器開發板 (2024.05.31) AI似乎有極大化與極小化的兩線發展,小型化發展即是以AIoT為起點開始衍生出Edge AI、TinyML等,特別是TinyML,必須在有限的運算力、電力、成本、體積下實現AI,極具工程精進挑戰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出口管制風險下的石墨替代技術新視野 (2024.05.13) 電動車主要動力來源是電池,而石墨(Graphite)是電動車動力來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成功開發後,石墨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