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2025.02.10)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2025.02.10) 隨著高密度封裝和熱管理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高效、更可靠的高功率元件應用於各不同產業,推動技術的持續演進。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勝關鍵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次世代汽車的車用微控制器 (2025.02.07) 本文敘述意法半導體如何協助 Tier 1車廠和 OEM 廠加速轉型。以車用微控制器藍圖建立在兩大支柱之上,並與意法半導體的垂直整合製造商(IDM)模式相契合,進而全面支援汽車應用需求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汽車微控制器技術為下一代車輛帶來全新突破 (2024.12.26)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深耕汽車市場已超過30年,為客戶提供涵蓋典型車輛中多數應用的多元產品與解決方案。隨著市場的發展,ST的產品陣容不斷精進,其中汽車微控制器(MCU)是關鍵之一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Quobly與意法半導體建立策略合作關係 加速量子處理器製造 (2024.12.19) 尖端量子運算新創公司 Quobly宣布與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進行轉型合作,以生產規模化的量子處理器單元(QPU)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進入High-NA EUV微影時代 (2024.09.19)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運算技術及系統/運算系統微縮研究計畫的資深副總裁(SVP)Steven Scheer探討imec與艾司摩爾(ASML)合建的High-NA EUV微影實驗室對半導體業的重要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2025年臺灣半導體產值長15.9% 記憶體與AI需求為兩大動能 (2024.09.1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1)日發布半導體趨勢預測,2024至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高度成長,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峰,其中,記憶體價格回溫與AI需求將為兩大成長動能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AI運算方興未艾 3D DRAM技術成性能瓶頸 (2024.08.21) HBM非常有未來發展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領域。隨著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的快速發展,對HBM的需求也在增加。主要的記憶體製造商正在積極擴展採用3D DRAM堆疊技術的HBM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DC:AI需求飆升 記憶體帶動2024年半導體市場成長 (2024.08.07) IDC最新研究「全球半導體整合元件製造市場:2024第一季前十大業者排名與分析」透露了2024 年第一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趨勢。2024年在疫情影響逐步趨緩下,終端市場回穩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mec助推歐洲晶片法 2奈米晶片試驗將獲25億歐元投資 (2024.05.26)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於本周舉行的2024年全球技術論壇(ITF World 2024),宣布即將推出奈米晶片(NanoIC)試驗製程。鑒於歐盟《晶片法案》的發展願景,該試驗製程致力於加速創新、驅動經濟成長,並強化歐洲半導體生態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計劃補助電動車產業 驅動系統、晶片和SiC衍生投資3億元 (2024.04.30) 為提升當前電動車主快充體驗與滿足長續航里程等需求,關鍵系統技術正持續進步。經濟部也在近期「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決審會議中通過3項計畫,分別從電動車驅動系統、半導體晶片製程技術和碳化矽(SiC)元件的品質控制方面創新技術和提升產業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筑波科技x美商泰瑞達分享交流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與測試技術 (2024.04.18) 因應高效能運算和AI趨勢對於創新材料的需求,筑波科技攜手美商泰瑞達Teradyne於17日舉辦首場「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與測試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聚焦於各種測試挑戰與解決方案,邀請產官學界菁英分享如氧化鎵、石墨烯等新興材料應用,探究化合物半導體在矽光子的應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英特爾宣布晶圓代工諮詢委員會成員 因應AI時代的挑戰 (2024.02.22) 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於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活動中,介紹英特爾晶圓代工諮詢委員會的四位成員。該委員會為英特爾的IDM 2.0戰略提供建議,包括建立並發展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以因應AI時代的挑戰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雷射輔助切割研磨碳化矽效率 (2023.12.26) 台灣廠商還具備過去多年來於矽基半導體產業累積的基礎,且有如工研院等法人單位輔導,正積極投入建立材料開發、雷射輔助加工製程等測試驗證平台和服務,將加速產業聚落成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宜特11月合併營收小幅下滑 AI和電動車將推升驗證分析需求 (2023.12.08) 電子驗證分析企業宜特科技今(8)日公佈2023年11月營收報告。2023年11月合併營收約為新臺幣2.94億元,較上月減少3.84%,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23%。累計1-11月合併營收34.87億元,年增2.28%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量化IC製造業環境影響 imec推出公開使用版虛擬晶圓廠 (2023.11.15)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推出免費使用版虛擬晶圓廠imec.netzero模擬平台。該工具提供了一種量化晶片製造業環境影響的視角,提供學界、政策制定者及設計人員具有價值的洞見 |
![](/img/forum-session.gif) |
2023.11月(第384期)防災科技 (2023.11.06) 新興智慧科技有助消防救災、
預防工安意外、提升防救災能力,
並能大幅降低意外發生率及災損。
透過主動式智慧防災系統,
還進一步確保產線稼動率,
並節省成本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迎接Chiplet模組化生態 台灣可走虛擬IDM模式 (2023.10.22)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駱韋仲剖析何謂虛擬IDM,而工研院將如何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合作,一同建立虛擬IDM的模式。 |
![](/icon/objclass/CF_icon.gif) |
虛擬IDM:群策群力造晶片 (2023.10.06) 從現在起,晶片製造進入全新的年代,不僅積體電路持續微縮至2奈米以下,同時整合的面向也朝異質和三維立體前進,3D-IC、小晶片等等,難度與複雜度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DC:因地緣政治影響 半導體產業鏈將產生新一波區域移轉 (2023.10.03)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地緣政治對亞洲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趨勢與策略」 研究報告顯示,在各國晶片法案以及半導體政策影響下,半導體製造商紛紛被要求建立「中國+1」或是「台灣+1」的生產規劃,晶圓製造及封測產業在全球進行了不同於以往的的布局,促使半導體產業鏈產生了新的區域發展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