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ccelera為bp綠色氫能專案提供100千瓩電解槽系統 (2025.02.13) Cummins公司旗下零排放業務部門Accelera將為bp位於德國林根的綠色氫能專案提供一套100千瓩(MW)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系統。該專案是bp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制氫廠,將採用Accelera先進的HyLYZER PEM電解槽技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發表企業內部碳定價報告書 分享淨零減碳管理經驗 (2025.02.12) 台達(12)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業自動化助攻創新能源 加速氫能應用落地 (2025.02.11) 基於現今新能源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氫豐綠能今(11)日也宣布旗下氫能創新技術,已獲得羅昇企業投資,將結合後者在工業自動化跟能源領域上的深厚經驗,形成強大的互補優勢,擴大在氫能領域布局,並降低企業能源轉型的成本和風險,加速氫能的商業化應用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SPIE稜鏡獎表揚光子工業創新產品 (2025.02.06) 國際光電工程學會 (SPIE) 邁入第17年度,於1月下旬在稜鏡獎頒獎典禮上表揚光學及光子學新品。SPIE稜鏡獎每年宣揚光子學和光子學相關產業快速成長的軌跡、精彩的最新研發成果以及創新技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微波技術革新氫能生產 韓國研究團隊大幅降低製氫門檻 (2025.01.22)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究人員在《材料化學A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利用微波技術解決了潔淨氫能生產的關鍵挑戰,可望大幅提升效率並克服現有技術的限制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荷蘭啟動HyPRO計畫 聚焦綠氫生產技術突破 (2025.01.21) 綠氫被視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荷蘭Groenvermogen NL計畫斥資8.38億歐元,啟動HyPRO計畫,集結產官學研力量,目標發展突破性的綠氫生產技術。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也積極參與其中,將著重於電解槽效能提升和可變電力供應的整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國科會與德國宏博基金會續簽合作備忘錄 深化台德學術交流 (2025.01.06) 國科會與德國宏博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AvH),於今(6)日續簽雙邊合作備忘錄(MOU),持續共同推動德籍研究人員研究獎學金計畫,資助德國優秀年輕科學家來臺從事研究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崑山科大訪加拿大產學界 深化綠能與電動車技術合作 (2024.12.30) 崑山科技大學研發長兼綠能科技研究中心執行長江智偉教授於12月18日至29日率團前往加拿大,帶領電機系許豪麟助理教授、機械與能源工程博士班學生張登富等校師生團隊,訪問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並與中加生物能源中心主任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畢曉濤教授進行深入交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韓國推兩項氫能技術提案 獲ISO國際標準認可 (2024.12.29)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前宣布,韓國提出的兩項氫能技術,已於日前舉行的ISO/TC 197全體大會上獲得專家們的同意,成為新的國際標準提案。這兩項技術分別為「水電解技術性能評估測試方法」以及「氫氣管束拖車用高壓軟管測試方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盼多元綠能共創減碳未來 氫能供給須靠「政」加速 (2024.12.23) 儘管現今氫能在全球減排策略仍扮演重要角色,根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公佈《亞太地區的潔淨氫能:啟發思維的燃料》報告內容預估,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價值將達到1.2兆美元,同時亞太地區氫能市場價值將達全球5成占比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達啟用全台首座百萬瓦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 推動氫能技術創新 完善能源轉型藍圖 (2024.12.13) 台達於位在台南科學園區的台南二廠正式啟用全台首座百萬瓦(MW)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揭示台達在氫能技術研發上的重大里程碑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推動氫能技術 台達啟用全台首座MW級製氫與燃料電池測試平台 (2024.12.12) 台達今(12)日於位在台南科學園區的台南二廠正式啟用全台首座百萬瓦(MW)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強調具備多元測試環境,涵蓋製氫及燃料電池技術於零部件及系統的測試驗證;並與眾多策略夥伴合作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2024.12.09) 電源的獲取來自於能源的開發,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壓力,尋找可永續經營的能源變得更加重要,這其中尤以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尤為受到矚目。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2024.12.09)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從智慧家電到移動裝置、從工業自動化到智慧城市,電力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能源供應的需求也因此愈加殷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TrendForce:2024年新能源車銷量增24.8% (2024.12.0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統計,2024年Q3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合計銷量達412.3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19.3%;預估2024全年新能源車銷量為1,626萬輛,年成長率為24.8%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咖啡渣變氫氣!韓研發團隊以咖啡成分產氫 (2024.12.02) 你能想像每天早上喝的咖啡,除了提神醒腦,未來還能成為驅動汽車的燃料嗎?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 (DGIST) 和慶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項令人驚豔的技術,利用咖啡中的成分生產環保氫氣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2024.12.02) 全球各國對氫能的投入與重視與日俱增。隨著綠氫市場在全球的發展,對於已擁有能源生產基礎設施的客戶來說,啟動氫生產計畫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
![](/img/forum-session.gif) |
2024.12(第397期)電源在哪裡? (2024.11.28) 電,是現代生活的命脈,驅動著城市運轉、科技發展。而隨著科技與工業的不斷成長,電力的供應也面臨全新的考驗,特別是AI問世之後,電力的需求又往上提高一個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