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社群討論 / 新聞報導論壇
讨论新闻主题﹕元太刘思诚:iPad扩大市场 E-reader仍是主流
元太并购拥有电子纸(E-paper)九成市占率的E-Ink后,今日(4/21)招开法说会,公布合并后财报表。对于iPad热卖,元太董事长刘思诚表示,iPad有助于电子书市场发展,并带动电子阅读器(E-reader)销量,反而iPad对小笔电(Netbook)的市场冲击力比较大...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09.07 11:28:31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IFA 2010: iRiver launches the Cover Story

iRiver rolled out the Cover Story e-reader last week at the IFA 2010 in Berlin. We can say it’s just another e-book reader but iRiver is offering it with more than the usual features. It comes equipped with a 6-inch touchscreen display, 800 x 600 E Ink screen resolution, a stylus, 2GB of storage, WiFi, browser and e-mail app as an option.

iRiver Cover Story is set at $295 for the basic WiFi model when it’s released in Europe and Asia.

iriver Story Touch Edition e-reader
iriver Story Touch Edition e-reader
iriver Story Touch Edition e-reader
iriver Story Touch Edition e-reader
iriver Story Touch Edition e-reader

(TechFever)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09.08 08:00:47 P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電子紙獲漢王採用 元太業績旺到年底

 

元太總經理傅幼軒(右),昨日與北京方正飛閱傳媒執行總經理徐乃強相見歡,雙方是上下游的夥伴關係。
記者李珣瑛/攝影
元太(8069)總經理傅幼軒昨(7)日表示,電子紙已進入傳統旺季,從9月起的業績將逐月成長到年底。宣示二年內要取代亞馬遜Kinkle,做到電子書世界第一的漢王資源運營部總經理陳少強也宣布,將採用元太的彩色電子紙,於11月日本幕張舉行的國際平面顯示器展(FPD)中,正式亮相。

元太前五大客戶包括亞馬遜、邦諾、Sony、漢王與盛大。據了解,Kindle為防範供不應求的窘境,今年加碼採購電子紙的數量相當龐大。

元太昨天股價呈漲多回檔走勢,下跌0.8元,收51元。傅幼軒昨天在「兩岸數位內容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中,以「電子書閱讀器發展現況及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指出電子書未來的發展趨勢。

傅幼軒表示,電子紙閱讀器加上手寫、及觸控的功能,都讓使用介面更人性化。針對喜好長時間閱讀的愛好者,電子紙閱讀器也加入彩色顯示,隨著功能的增加與直覺使用法,都讓電子紙閱讀器更加好用。

根據亞馬遜網路針對一般會員與Kindle會員做的調查發現,買Kindle的會員平常購書的數量,是一般會員的三倍。顯示電子紙閱讀器的愛用者,屬於偏好長時間閱讀的族群。

未來,電子紙閱讀器將朝教育市場的電子書包,以及專業領域的:電子期刊、報紙;電子參考書;公文無紙化等專業及商用市場發展。

陳少強則指出,配合漢王將推出彩色電子書,漢王已著手將原先的高階電子書產品降價,屆時,採用元太電子紙模組的彩色電子書,訂價會落在人民幣3,000到4,000元人民幣之譜。北京方正飛閱傳媒執行總經理徐乃強表示,方正也是採用元太的電子紙模組。今年的出貨量目標為15萬台。

【2010/09/08 經濟日報】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09.13 11:35:09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這可當正規的E-reader嗎?只能算是平板電腦吧!!

==================================================================

支援HD 1080P影片 優派推出7寸觸控式電子書

來自:engadget


(WeiPhone)

這款型號MB-P 702 的電子書,使用支援觸控的LCD 螢幕,支援PDF、TXT 和EPUB 格式,還有RMVB、AVI、MOV、WMV、MKV、VOB 影片格式和MP3、WMA、APE、FLAC等音效格式,也支援1080P和HDMI 輸出,規格聽起來好像蠻high 的,不過既然螢幕是用LCD 而不是電子墨水,可以想像如果要用它來做那麼多事情,眼睛也會喊累的哦!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09.14 11:15:05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大陸電子書龍頭漢王 月底登台

 

大陸最大電子書閱讀器廠商漢王科技本月廿八日將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十月初在台開賣電子書閱讀器,同時漢王書城台灣版也將同步上線,初期預計將推出約兩千本電子書。

 

目前台灣三大龍頭電信業者,及推出電子閱讀器的本土科技廠商明基(BenQ)、美商優派(Viewsonic),都各自經營線上電子書城,但至今上架的電子書都不超過兩千本。漢王科技在大陸與一三○多家出版社合作,提供約十萬本電子書。漢王線上書城在台灣將以台灣繁體電子書為主,初期先提供兩千本。

 

漢王資源營運部總經理陳少強表示,與台灣出版界合作模式,將是由漢王免費提供電子書格式轉換,定價由出版社主導,售價八成歸出版社。

 

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認為,漢王登台並非看上台灣市場,而是想結合台灣力量去擴大在大陸影響力,作為大華文市場的佈局之一。

 

對於未來漢王是否會在台提供簡體字電子書、甚至讓台灣電子書在大陸銷售,城邦出版集團總經理葉君超表示:「礙於法規及兩岸出版制度不一致,還不可行。」

 

如果出版社總編輯王思迅直言,綜觀台灣電子書市場,「大家都想得太簡單」。「傳統出版,一本書只要兩千五百本便可平衡成本,但低價銷售的電子書需要更大的市場規模支撐。換言之,台灣光靠本地市場無法發展電子書。」他認為,擁有最大市場的大陸業者,也會成為制訂華文電子書市場遊戲規則的角色。

 

漢王登台,台灣最大電子書供應商KoobeKoobe總經理徐玉學表示,Koobe是單純的軟體提供商,只提供出版社格式轉換服務,與漢王不直接競爭。「Koobe可以提供漢王台灣電子書內容,省去他們一一與出版社洽談的麻煩。」他坦言台灣地方小、買書方便,加上閱讀習慣,距離電子書普及還有距離。

(Yahoo!)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Adam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宜蘭/花蓮/台東
文章: 149

发 表 于: 2010.09.28 08:50:14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09.29 12:20:14 P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站在電子閱讀的十字路口:“紐約時報”,“停印”背後故事

 
來自:環球人物雜誌
 
“我們最終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停止”紐約時報“的印刷,日期待定。”9月8日,在倫敦出席一個會議時,“紐約時報”集團主席阿瑟蘇茲伯格做出這番表述。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句話無異於晴天霹靂。華爾街一位年歲較長的高級投資顧問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我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每天早晨花2美元買一份“紐約時報”,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頭號大報”的輝煌與困惑

19世紀初,紐約的報紙上充斥著花邊新聞和譁眾取寵的評論,公眾的價值取向受到嚴重“污染”。這引起了一些有新聞理想和社會責任感人士的強烈不滿。亨利Ĵ ·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決定出版一份比較嚴肅的報紙,來打破花邊新聞“統治”美國的現狀。1851年9月18日,“紐約每日時報”終於與紐約的讀者見面。後來,二人覺得這份報紙應該有一個更大氣的名字,於是在1857年將其更名為“紐約時報”。

然而,在浮躁的紐約,辦一份嚴肅的報紙並不容易。直到1896年,“紐約時報”的發行量也只有9000份左右。而且,當時它已負債 30萬美元,每週都要虧損2500多美元。危急時刻,一位名叫奧克斯的猶太富豪出現了。他“接管”了“紐約時報”,要求為紐約的精英階層出版“一份嚴肅,莊重,富有教養的報紙” 。那個時候,包括精英階層在內的很多紐約人,都喜歡看著報紙吃早飯。奧克斯針對這一點,提出了一個反對“黃色新聞”的響亮口號:“報紙不該弄髒人們早餐桌上的餐巾!“隨後,減價,增出”星期日雜誌版“,取消”小說“欄目,增加”國際新聞“...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紐約時報“的發行量扶搖直上,只用四五年的時間,就突破了10萬份的大關。在它的衝擊下,紐約的其他報紙紛紛破產。

1935年,奧克斯因病去世。他的女婿蘇茲伯格隨即出任“紐約時報”的發行人兼社長。從那時起,該報一直被蘇茲伯格家族掌管。

自創刊以來,“紐約時報”一直以報導的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的言論為主,因而被稱為“檔案記錄報”。1912年,對“泰坦尼克號”客輪遇難事件進行權威報導;第一次結束時,獨家全文刊載“凡爾賽和約”,1945年,詳細向讀者介紹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擲的內情 ... ...幾乎所有的國際大事,“紐約時報”都沒有遺漏過。

1918年,因“全面而準確地”報導第一次,“紐約時報”獲得了普利策金質獎章。截至目前,該報已104次摘取普利策獎,將全球其他媒體都遠遠拋在身後。

目前,“紐約時報”每份一般為 100版(星期日出版200版),日發行量超過 100萬份。從發行量上看,它是僅次於“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的美國第三大報紙。但從影響力上看,它以覆蓋全世界的實力,牢牢佔據著“美國頭號大報”的位置。

然而,近年來,“紐約時報”遇到了麻煩。該報副總裁凱萊安德森在接受採訪時說,自2001年以來,“紐約時報”的廣告和發行都在下降。他們採取了很多措施 - 開發新的廣告門類,推出新的訂閱模式,限制新進員工的人數,不斷推出新產品等,但也只能使廣告和發行不出現大的波動。

讀者和廣告都到哪裡去了?“紐約時報”很早就發現,他們流失的讀者和廣告,差不多都是被網絡,手機等吸引走的。早在5年前,該報就開始嘗試從網絡上賺錢。2005年9月,它啟動了一項名為“時報精選”的訂閱服務,對許多以往在網上免費提供的內容進行收費。然而,這一措施遭到了讀者和專欄作家的一致反對。2007年9月17日,“紐約時報”不得不停止對部分上網的內容收費。但其網絡化的步伐並未因此停下。該報的一位資深編輯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他們的掌門人蘇茲伯格堅持認為,“時報精選”的“流產”並不意味著失敗,對上網的內容收費是大勢所趨。這位編輯還透露,目前,“紐約時報”新聞編輯部每年的預算是1億美元,而實際花銷約為 2億美元。如果收費項目取得成功,就有可能彌補 1億美元的虧空。

據悉,2010年年初,“紐約時報”將和谷歌合作推出一個新的付費閱讀項目 - “初次點擊免費”。該項目允許讀者免費讀到一些特別的文章,但超過限量後就須付費。蘇茲伯格表示:“對我們來說,開闢付費模式是向正確方向邁進。”

“黃金期”宣告結束

1741年,以“英國殖民地政治狀況每月評論”雜誌的出版為標誌,美國報刊業開始了270年的歷史。而200年前,美國報刊業又進入了持續至今的商業化時代。隨著美國社會的政治民主化,市場經濟的擴張,市民階層的崛起,報刊開始正視普通人,寫出了讓他們讀得懂,有興趣,甚至是以他們為報導對象的新聞。其具體表現是:情感上取悅大眾,內容上迎合大眾,售價上接近大眾,版面設計,編輯方式,圖片取向都呈現出活潑,生動,通俗易懂的風格。靠這些改變,美國報刊業迅速繁榮起來。到1820年,美國在冊的出版物已超過 5萬種;報紙全面進入煽情,暴力報導充斥版面的“黃色新聞”時期。

19世紀中期,“紐約論壇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精英化大報,在“社會責任論”理念的影響下先後誕生。不過,它們最初仍處於“弱勢”地位

一戰後,美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民眾日益關注。家庭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女權運動,禁酒運動興起,經濟大蕭條發生,城市犯罪率上升... ...所有這些,都為報刊業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和發展契機。正是在這一時期,“時代”周刊,“新聞周刊”先後創辦。1948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正式出版,使美國新聞類周刊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後的幾十年間,三大新聞類周刊與眾多報紙一起,見證,影響了美國和世界的風雲變幻。

後來,隨著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美國報刊業紛紛實行集團化管理,組建起多個複雜的商業機構。紐約市中心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島,成為眾多傳媒集團,報社的“神經中樞”。儘管“紐約時報”已於 2009年3月以2.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位於曼哈頓的總部大樓的部分樓層,但紐約市中心最繁華的那個廣場,仍然被叫做“時報廣場”。

然而,盛極必衰。美國報刊的“黃金期”結束了。

與 15年前互聯網剛進入大眾生活時相比,美國零售日報的總發行量目前已從 6200萬份降至4900萬份。而各大報紙電子版的讀者,卻從零激增至7500萬人。美國發行量稽查局2010年4月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美國主要報紙的日均發行量,同比減少了8.7%。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則顯示, 2009年,美國報業的廣告收入同比下降了26%。與此相反,在2009年全美廣告總支出減少 6.7%的情況下,視頻遊戲廣告,移動廣告及互聯網廣告分別同比增長 20%,15%和2.7%。

在這一背景下,2009年3月18日,具有146年歷史的美國“西雅圖郵報”停止出版印刷版,改為網絡版,同年8月17日,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讀者文摘”申請破產保護,2010年8月3日,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出版的“新聞周刊”被以1美元賤賣 ... ...這都折射出整個美國傳統報刊業的衰落。有人因此說,那些花花綠綠的報亭,叫賣聲清脆的報童,在地鐵裡舉著報紙偷看對面女生的鏡頭,將來都可能成為“爺爺講給孫子聽,無法再效仿的軼事”。

“華爾街日報”的啟示

面對報刊業的生存困境,有人高喊:“難道是讀者都死了嗎?”當然不是。讀者只是看網絡,智能手機和電子閱讀器去了。

互聯網,智能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等新媒介,大多都提供“免費午餐”。這對收費的傳統報刊的衝擊已越來越明顯。有“免費午餐”可吃時,誰還願意掏“飯錢“?!

報刊業人士若想繼續生存,就必須拿出更好吃,不花錢就吃不到的“午餐”。另外,如果失去了傳統媒體所提供的覆蓋範圍廣,品質有保證,分類明確的內容,網絡媒體很難真正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對上網的內容收費,似乎成了美國報刊業絕地求生的唯一選項。

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華爾街日報”,目前的付費網絡用戶穩定在100萬以上。這給了其他美國報刊極大的啟示。

2007年,默多克在收購“華爾街日報”時,曾打算取消網絡訂閱費,以增加該報網站的訪問量,進而吸引網絡廣告。但在完成收購後不久,他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他看到了“通過免費內容提高點擊量,吸引廣告商”這一傳統盈利模式的缺陷,同時,他也清楚地意識到了“華爾街日報”在內容上不可替代的優勢。該報從誕生之日起,就致力於向讀者提供“專業財經與金融信息服務。”今天,分佈在全球各地的1600多名採編人員,每天都能為“華爾街日報”的報紙和網站提供1000多篇專業,獨特,差異性大,緊跟市場動態的各類報導。在版面有限的印刷版上,“華爾街日報”的內容往往都被處理成簡訊或導讀的形式,更豐富,全面,深入的報導則都在網上 - - 印刷版提供網址鏈接。此外,“華爾街日報”也很重視與其他新媒介的合作。2010年4月,蘋果公司的平板電腦 ipad公司在美國上市後短短一個月內,通過 iPad的閱讀“華爾街日報“的用戶就達到了64萬。對各種移動新媒介的重視和利用,讓”華爾街日報“獲得了極大的收益。該報給同行的一大啟示,毫無疑問是:網絡,電子閱讀器,智能手機等層出不窮的新媒介,都應該是報刊業的新陣地。

那麼,美國報刊業的現狀,對中國媒體人來說有什麼警示意義呢?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200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報紙,雜誌,圖書,互聯網中,報紙雖以73.8%的閱讀率高居榜首,但網絡閱讀則以 17.1%的增長率位居第一。有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人中,閱讀報紙的人數正在逐年下降。

不過,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報刊業還有一個難得的緩衝期。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Govements強有力的經濟刺激計劃,有效緩解了傳媒業所遭受的影響,使其廣告量和發行量的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另一方面,中國尚未經歷美國報刊業當年為追求發行量而形成的“降價風”,也沒有以高昂稿費聘請知名主筆,評論家的傳統,因而發行成本相對低廉。即便如此,對於中國報刊業來說,借數字技術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數字化轉型,由紙質報刊向數字化報刊轉變,仍然是發展大勢。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10.08 10:07:38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數位文創合流 台灣電子書搶商機

 

台灣電腦硬體製造商跨足出版業,今年首度參加法蘭克福書展。資深出版人表示,未來是數位科技與文化創意合流的時代,電子書在台灣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儘管市面上還不夠普及,各大硬體製造商和出版業者看好電子書的商機,索尼(Sony)、卡西歐(Casio)、來自烏克蘭的PocketBook和宏碁等廠商,及Thalia等歐洲大型連鎖書店,紛紛在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推出新產品。

 

佳世達、摩客、小牛頓、勝典、千華等台灣業者,也在一場研討會上分析產業趨勢,分享電子書在數位學習的應用成果,吸引各國人士旁聽,台灣館今年還首度設置電子書專區,希望獲得國際出版人士的青睞。

 

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表示,今年是電子書產業的元年,全世界的電子書大多由台商生產,台灣發展電子書的條件非常好。

 

成功推出金庸全集電子書的王榮文指出,台灣積極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內容需要科技來加值,「只要科技與文創共舞,台灣的電子書就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身為台灣資通訊業的領導廠商,第一次來法蘭克福參加書展,推銷電子書的產品,佳世達(Qisda)副總暨事業部長蔡登法坦承,過去從來沒有與出版社合作的經驗,一直到最近開始生產電子書,才學習如何與文化產業合作。

 

品牌大廠宏碁和華碩,有意分食歐洲電子書的市場大餅,近來分別找上德國的書商Libri和軟體公司txtr;蔡登法指出,出版有文化和語言的界限,電子書的製造商必須與各國出版業合作,才能打開當地的市場。

 

蔡登法預測,電子書未來可能有兩大讀者群,其中40歲以上習慣閱讀紙本的一代,將購買固定式的電子紙(e-paper)產品。

 

至於從小就習慣多媒體的年輕人,可能寧願選擇互動式的電子書,而後者在電子書的占有率可望達到8成。

(Yahoo!)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10.21 11:53:18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10.21 11:57:38 A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電子書閱讀器 明年成長86%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2050901x122010102100310,00.html

(2010/10/21)
在產品價格快速下滑、彩色化趨勢加速的狀況下,市調單位資策會MIC指出,明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規模估計將達到1,720萬台以上,年成長率達到86%,其中蘋果iPad也是助長電子書閱讀器聲勢的原因之一。圖為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規模。繪圖:張瓊丹。

(工商時報)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10.21 05:39:16 P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華碩、慈濟、中華電 共推電子書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78639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0.10.25 12:14:19 PM
文章主题: Re: 元太劉思誠:iPad擴大市場 E-reader仍是主流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页][最后一页]
  相关讨论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关新闻
调查:社群平台有显着世代差距 35岁以上为FB重点用户
宜特再获USB-IF授权 全面领航USB4、PD 测试
意法半导体公布第三季财报 工业市场持续疲软影响销售预期
慧荣获ISO 26262 ASIL B Ready与ASPICE CL2认证 提供车用级安全储存方案
攸泰科技跃上2024 APSCC国际舞台 宣扬台湾科技竞争力
  相关文章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最隹化大量低复杂度PCB测试的生产效率策略
公共显示技术迈向新变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