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灣平面顯示器展(DISPLAY TAIWAN 2013)即將開跑。展望2013下半年,顯示器產業的趨勢又是如何呢?這幾年,多數面板廠在經營層面,都有營運虧損的狀況,於是絕大部分面板廠的策略,都不採取「擴充資本支出」來擴充產能,反而採取「窮則變、變則通」的策略,選擇充分利用過往相同玻璃基板大小,配合製程工藝的提昇,切割更大尺寸,來提昇面板單價。
|
面板廠不以擴產為先 將朝尺寸差異發展。(圖片來源:SONY) |
根據資策會MIC統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使用面積在產能沒有擴充的情況下,整體液晶電視市場對於面板需求面積卻繼續成長15%,那麼,面臨此項趨勢,面板廠要如何因應產能沒有擴充、面積卻不斷成長的挑戰?
對此,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組長謝佩芬表示:「面板廠不會積極擴充產能,會希望透過提供更大尺寸,藉以提高平均銷售單價(ASP),博取獲利空間。比方來說,以往切割37吋的6代線,如今將玻璃利用率從85%提昇至95%,能夠切割39吋;而以往切割46、47吋的7.5代線,現在製程供應提昇也往50吋以上發展;至於8.5代線,現在也往48、48.5吋邁進。」
然而,液晶電視畢竟仍是面板產業最大產能利用的關鍵,因此會發現液晶電視市場的確在系統廠配合品牌,乃至通路業者也積極推動低價大尺寸機種的情況下,50吋(含)以上的大尺寸低價機種必須降價因應,此舉也能有效刺激需求。另外,針對4K TV,謝佩芬提到:「在台灣面板廠結合中國本土液晶電視品牌力拱4K2K LCD TV之下,台廠在中國市場大陸滲透率將領先其他區域市場。」
謝佩芬認為,以往台廠主要客戶為日系廠商,但近年來基於日系客戶策略為「獲利先於市佔」,因此台廠在這部份出貨規模上難有大幅度成長,因此,2013年台灣液晶電視產業的成長,將會來自美系VIZIO、歐系Philips以及中國海爾已及其他通路客戶的表現。不過,由於筆電、PC以及液晶電視成長空間仍有限,使得台廠大尺寸面板出貨量難有起色,再加上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在監視器、液晶電視面板供貨增加,也影響台廠相關產品出貨表現。在出貨量難以提昇的狀況下,台廠將繼續朝「質」與「尺寸差異」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