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烈氣象變化造成災害頻率及強度增加之下,導致高度依賴環境的農業生產趨於不穩定。為強化氣象資訊應用於農業,農委會與中央氣象局於今(9)日簽訂農業氣象資訊服務及應用合作協議,攜手合作提升氣象觀測資料服務品質、深化農業氣象跨域應用、促進資訊交換與服務推廣等三大面向,應用氣象預報資訊,達到強化極端氣候下的防災與調適,提升農業韌性。
|
農委會與中央氣象局於今(9)日簽訂農業氣象資訊服務及應用合作協議,針對氣象觀測資料服務品質、深化農業氣象跨域應用、促進資訊交換與服務推廣等三大面向提升效益。 |
長久以來,氣象預報資訊對於農業生產與操作的影響極大,甚至能在致災的前中後期各項因應時作為判斷依據。因應急遽氣象的影響,農委會與中央氣象局陸續針對迫切需要更精準氣象資訊的農業生產區,進行個別區域氣象站增設或升級,在全台重要作物生產及養殖漁業專區提供客製化氣象預報,目前有353個分布在農業生產區域預報點位,並透過資訊平台、APP及Line等工具推播,提供農民農事操作參考及提升自主性防災能力。
農委會指出,為了穩定農業生產及災損救助認定,如天然災害認定及農業保險理賠等,將強化沿海養殖區、淺山農業生產區等的氣象資訊精準預報,農委會已爭取疫後特別預算,3年內將投入2.15億元,與中央氣象局合作,未來3年雙方將合作再增建100多個農業氣象站,全面性且系統性的提供農業氣象資訊服務。
農委會強調農業氣象觀測服務網絡,將可提升農業生產的管理效益並促進農業永續發展,同時更密集的測站觀測也可以提高農業氣象網格觀測資料在農業保險爭議熱區或承保地區的精度。另外,建置農業氣象資料中心,透過完善資料的大量交換及資訊迅速整合機制,能夠快速有效運用。
因應氣候變遷及極端天氣之農事規劃及災防應用方面,農業需要更多的避險調適方案;除了持續強化農業氣象站增設及氣象預報服務外,開發農業氣象客製化加值產品,加以輔助決策,雙方合作將強化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量能,推動農業生產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