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市場呈現IT品牌與消費性品牌競爭的局面,而產品也因進入點不同而有多媒體監視器(Multimedia)和純電視的區隔。在既有以消費性品牌主導的市場中,戴爾及惠普兩大PC廠紛紛宣布加入戰局,戴爾選擇以多媒體監視器為試金石,並且選擇三星為供應商,純電視則有意靠向LG.Philips,面板掌控權是其最終的考量。
台灣廠商紛紛宣誓進入液晶電視,在液晶監視器利潤愈趨微薄的時代,預見擁有較高毛利的液晶電視,就成為人人喊進的市場。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液晶電視的進入門檻很高,除了技術難度之外,各種廣播規格的差異性,軟體設計的功夫也非一蹴可幾。這塊市場不必看得太快,還存在許多需要時間克服的困難。
液晶電視在品牌市場上,已經形成分庭對立的局勢。原本即為電視機品牌的消費性電子業者,將液晶電視列為技術的必然進程,IT品牌也已經開始展開跨市場的佈局,而這些都是台灣廠商所看重的商機。李焜耀即認為,消費性電子品牌委外代工機會比較不易,而其關鍵的考量最終還是憑藉掌控LCD面板的能力。
戴爾及惠普已經展開液晶電視市場的佈局,而其選擇代工的對象,也可明確看出LCD面板佔有重要的影響力。據瞭解,戴爾選擇以寬螢幕十七吋的多媒體監視器為市場試金石,原本該訂單由瑞軒科技取得,最後一刻則轉向與戴爾合作多年的三星為供應商,其中產品設計及LCD面板掌控為臨陣換角的原因。
與韓國廠商相比,台灣搶進液晶電視代工商機的業者,幾乎都欠缺電視機產品的開發及行銷經驗。李焜耀表示,從明基的角度來看,過去有過寬螢幕映像管電視的開發經驗,雖然最終該產品並未成功,但也為現今進入液晶電視奠下基礎,與韓國廠商競爭的差距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