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液晶電視的旋風狂掃監視器產業,多數監視器廠都將此產品列為重要的產品藍圖。但對監視器業者而言,要將監視器家電化,除了欠缺品牌之外,軟體設計人才更是進入市場的一大門檻。台灣以代工為主要的策略,使得業者在進入液晶電視市場初期,步履蹣跚。
多數人家裡的電視,不是台灣的老字號家電品牌,就是日本的國際性知名品牌,鮮少有名不見經傳的名號出現。訂單從何而來,是台灣眾多監視器廠進軍液晶電視的一項挑戰。目前台灣開始量產液晶電視的監視器廠,包括明基與瑞軒,而且已分別接獲歐洲及日本客戶的代工訂單,不過訂單都只在數千台之譜,光寶的產品佈局也已在緊鑼密鼓的階段。
液晶電視與液晶監視器的結構近似,但產品價格的差距卻可以達到一、二倍,在通路上的售價更可以相差三倍以上。其中除了面板成本的差異,電視訊號及畫面呈現的軟體設計更是不小的研發投資。只因為與監視器相比,電視在對比度、色彩飽合度以及動態畫面的表現,都必須與目前表現極佳的映像管技術,在市場上面臨直接的比較考驗。
台灣市場可見的液晶電視品牌,以夏普(Sharp)為主,今年第一季起明基、優派等監視器品牌也都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一台二十吋液晶電視,零售價高達四、五萬元以上,在市場區隔的前提下,已經無法透過既有如聯強、展碁等資訊通路進行銷售,而必須透過連鎖三C賣場通路著手。由於市場規模不大,通路的行銷及管理資源也相對有限,對於監視器廠而言也是現階段的難處。
明基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唯一機種H200,雖然在競爭之下,已降至5萬5000元以下,但市場的反應仍不理想,每月銷售量僅在幾十台,極不具經濟規模。優派第一款機為十七吋,售價在3萬6000元左右,現還在初期的導入階段,市場反應也仍需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