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 展示防災科技與教育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4736】

民生公共物聯網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之一環,包含「空氣品質」、「地震」、「水資源」及「防救災」四大領域,提供政府環境治理及全民共用之感測大數據與防救災資訊。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在災害來臨前提供民生示警資訊,讓民眾獲得更即時及多元的防災資訊,及早防範,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邁向智慧生活。

科技部前瞻司謝孟儒科長、國研院國震中心林沛暘計畫主持人、災防中心林風副主任、民生公共物聯網推動小組陳永裕副召集人、科工館吳佩修副館長等人合影
科技部前瞻司謝孟儒科長、國研院國震中心林沛暘計畫主持人、災防中心林風副主任、民生公共物聯網推動小組陳永裕副召集人、科工館吳佩修副館長等人合影

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內政部及科技部指導,民生公共物聯網推動小組協同內政部消防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研院國震中心),共同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的「報吼恁先災-民生公共物聯網防救災領域主題展」,提供國人認識最新的災防資訊與科技知識,並習得正確的防災抗震觀念。

亮點一:「地震速報」服務 掌握應變先機

現今科技仍無法有效預測地震何時發生,但是藉由地震波傳遞的特性,當破壞力較小但傳遞速度較快的P波來臨時,偵測後立即發佈警訊,讓人們可以在破壞力較大的S波到達前,進行緊急避難與相關應變作為。雖然只是數秒鐘的短暫時間,卻可能是生與死的差別。本次展出「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民眾可以在強烈震波來臨前,提早數秒到數十秒,透過手機收到訊息。

另外也特別展出國研院國震中心的「複合式地震速報」服務,透過智慧防災控制,可開啟逃生動線指示、避難掩護點指引、開門、關瓦斯、停電梯等方式,協助民眾避難。

亮點二:免費地震屋體驗 重現地震情境

透過地震體驗屋,重現七級地震,並呈現出有無「複合式地震速報」系統的差異,加上智慧家庭連動,讓參觀民眾感受科技的進步。體驗屋將模擬921大地震時的實際情境,透過電視牆的影片,展示住家導入地震速報後,實際地震時的情境(警報燈光、聲音、逃生動線指引、瓦斯遮斷……),讓民眾了解地震速報對於災害安全的重要性。

亮點三:麻吉貓陪您跳防震舞 一起闖關地震模擬測驗

你歷經過近震央區的地震嗎?是否惶惶不安不知所措呢?為了讓全民學習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提升防震應變能力、保護自身安全以及減少損失,消防署特規劃「防震舞」,透過簡單好記舞步,讓防災大使麻吉貓及小小消防員帶領著大朋友、小朋友們防災動起來,不僅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更讓大家記住非常重要的「抗震保命三步驟」!

為了讓更多民眾、不分老少都可隨時了解防震、防災重點,規劃與製作地震模擬測驗及網路防震闖關小遊戲「防震措施一起來」,透過可愛、趣味、富有知識性的題目及小遊戲,可讓全民了解防災重點、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讓麻吉貓一同闖關,將防災知識一手掌握!

亮點四:災防科技中心LINE@帳號 接收資訊零時差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台灣LINE進行公益合作,設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官方帳號」,今年9月起提供全新服務,新增「即時觀測」、「在地服務」、「訂閱示警」等功能。透過「即時觀測」功能,可查詢全臺雨量、風力、溫度、空品、地震等即時資訊,民眾亦可透過「在地服務」手機定位功能,查詢所在地的觀測及預報資訊。

此外,最棒的「訂閱示警」功能,已經達到30項的示警資訊,示警訊息類型計有,颱風、地震、降雨、雷雨、低溫、高溫、強風、濃霧、海嘯、淹水、河川高水位、水庫放流、道路封閉、土石流、停班停課、傳染病、國際旅遊疫情、空氣品質、輻射告警、停水、停電、疏散避難、鐵路事故(臺鐵及高鐵)、水門資訊(臺北及新北)、開放臨時停車(臺北及高雄)、水位警戒(臺中)。除文字訊息外,當有颱風、地震或低溫時,災防科技中心也會提供淺顯易懂圖卡,提醒民眾應注意事項。

亮點五:動手體驗 耐震建築DIY動手做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年度新開發之「耐震建築DIY材料包」,利用簡單易取得之材料,設計製作適合於在課堂使用之實用性教具,讓民眾透過動手實做了解深奧的「耐震建築工法」,在本次主題展時間內,將提供民眾進行學習使用。

主題展11月22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

「報吼恁先災-民生公共物聯網防救災領域主題展」將從11月22日至12月1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藉由科普活動以及動、靜態展示,宣導「民生公共物聯網」在防災方面的成果,讓參觀民眾可以對防災有更深入的認識與體驗。另外為延續主題展成效,嘉惠更多民眾參與體驗,12月1日至明年5月31日,也持續會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將於四樓「複合災防體驗專區」辦理各式防災體驗活動。

關鍵字: 國研院 
相關新聞
科研新創力轉化硬實力 協助開創農漁科技新局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出爐 清大及嘉義高工奪冠
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結果出爐 台大奪冠
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履新 整合資源建構國際級科技策略智庫
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競賽 臺南場冠軍出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P6TJV96STACUK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