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日在新竹舉行2018 VLSI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研討會,今年的主題聚焦在5G、人工智慧、先進半導體設計與矽光子等技術。此外,今年為半導體問世的60周年,身為台灣半導體研究先驅的工研院,也對此展望下一階段的半導體發展,工研院認為,半導體將會朝異質整合與類神經架構的方向發展。
|
圖左起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羅達賢、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沛星互動科技執行長游直翰、立錡科技董事長謝叔亮、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創辦人之一胡定華、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 |
歷經60年的演進,今日的半導體生產已推進至7奈米製程,不僅為電腦系統帶來龐大的運算能力,同時也實現了5G、人工智慧(AI)和自駕車等次世代的應用。而隨著運算性能的持續攀升,裝置的應用也將進入新的時代。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半導體製程以及演算法的突破,深度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s,DNN)運算開始展露頭角,過往只有幾層的運算架構,如今一舉增加數倍,達到十多層的境界,讓過往費時曠日的機器學習時間,縮短至數分鐘甚至數秒就可達成,而這將為智慧應用帶來全新風貌。
他指出,DNN將衍生出非常多新型態的產業,例如訓練機器學習用的資料蒐集及標籤服務(training data collection and labeling service)、及機器訓練設備等。而他非常看好DNN在無人機與自駕車的應用,並認為透過導入DNN系統,將有望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市場契機。
闕志克進一步表示,工研院發展DNN技術已有數年時間,未來將積極從事讓DNN技術普及化,也就是讓該技術可以深入各行各業。
而身為台灣前沿科技研發的龍頭,工研院也長期投入先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究。而展望半導體的下一階段,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認為,半導體的異質整合、先進製程、系統級整合及高階封測研發等,將是推升產業發展的關鍵。
他表示,半導體異質晶片整合涉及整個產業鏈,必須緊密結合IC設計、晶圓製造與封裝等各環節才能完成,而台灣具有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因此有極佳的國際競爭力來迎合此一趨勢。因此他非常看好台灣的半導體業在未來的發展。
而他也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接下來的5至10年都將位於全球領先的位置,無須擔憂美國或者中國大陸的兢爭。
此外,他也指出,台灣應當讓積極讓世界的優秀人才走進台灣,願意留在台灣工作。因為台灣是小國,必須與全世界共同合作才能進一步提升產業的發展動能。
此外,工研院也在會中舉辦頒獎儀式,頒發傑出貢獻獎ERSO Award給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立錡科技董事長謝叔亮、沛星互動科技執行長游直翰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