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气持续低迷,企业看紧荷包的动作有增无减。在企业IT预算拮据、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除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商业智慧(BI;Business Intelligence)等解决方案市场低价竞争已司空见惯,原本价格水准在新台币千万或亿元的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出现百万元的低价竞争现象。
在企业因经济不景气勒紧裤带,及市场高度竞争的冲击下,企业应用软体业者为争取IT预算有限的客户也祭出低价策略,使得企业应用软体市场近年来市场价格跌幅极为明显。以ERP为例,在导入高峰期价格可达千万元水准,不过,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及厂商竞争,2001年起价位就逐渐下滑,目前价位在新台币600万元或700万元的ERP方案已不足为奇,甚至有打对折的情况。
除ERP低价现象之外,BI也出现厂商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原来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建置成本的BI解决方案,在微软积极抢进后已出现数百万元的价位,如汉康等BI代理商甚至将BI价格下杀至3折以下,使得BI方案出现破坏行情的价位。
一向被视为「高贵」应用方案的SCM,也出现本土厂商喊出甚至较ERP还廉价的100多万元的价位,与原本的千万与亿元水准,天壤之别。
i2代理商前进国际产品经理李承勋表示,随着SCM导入逐渐从如台积电、联电等大型企业走向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与传统产业,价格下探是正常现象。不过,目前在市场上的确遭遇到本土SCM厂商低价抢单的竞争。李承勋进一步指出,虽然本土业者为求生存采取低价策略,但在抢下订单后的上线与服务能否维持仍是未知数,多数客户还是会以品质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主要考量。
Adexa代理商慧盟指出,本土业者为了进入市场不惜流血杀价,100多万的SCM方案的确出现在市场上。不过如此低价的方案,并不足以应付导入后的维护与支援成本,初期仅考量价格因素的客户须有后续可能支付高额成本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