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券的领取与使用,是现在台湾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几??出入任何市集与商场,都可以看到相关的搭配方案,於是「领券、消费、赚优惠」瞬间也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然而,如今的经济型态与消费模式已有相当大的转变,从数位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振兴策略,或许可以为经济带来更多的刺激。
|
/news/2020/07/24/1645440070S.jpg |
台湾上次实施这种经济刺激政策已是2009年,距离现在已有十年之久。而经过这十年的发展,经济的型态与消费的模式其实有了相当大的转变,尤其是无现金和无卡的交易,在这几年中有了非常大幅的成长。甚至连ATM都能使用无卡领现的功能。
而根据经济部的统计,台湾108 年的电子购物达到2,077亿元台币,成长9.6%,占了整体零售总额的5.4%。若从整体的占比来看,可知实体的购物仍是坚实的存在,但若从成长的力道来看,则电子购物是未来的主流。
但实体的购物里头,并没有说明是使用现金或者数位支付,但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使用现金的情境早已大大减少。所以即便是实体购物,数位金流早已是背後的重要骨干,甚至背後也已结合了会员行销机制,大张旗鼓的发展数位经济。
也基於这些因素,这次的振兴券的发放和使用出现了史上少见的混乱、复杂、多元,因为台湾目前是属於数位与实体经济交错的时代(其实全球都是,但台湾的数位成分可能多了点),因此需要同时使用「实体券」和「数位券」,以满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不过也许因为机制设计与社会意识的问题,竟然有高达八成的民众倾向领取实体券,但是落到实际消费的情境上,就必须要把实体券转换为数位的形式,因此又出现了更复杂的绑卡、登记、抽领的模式,让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并可能压抑了民众消费的意愿。
若回到刺激经济与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来看,施政者或许可以更大胆的来制定相关的策略。假若数位经济是时代的方向,也是接下来的产业政策,那或许大可不必发行实体的券卡,直接采行数位的方式,让振兴策略与民众实际进行的消费行为相符,如此或许可以激起更多的创意与火花。
当然,一定会有只能以实体券进行消费的族群,而这些人可能还会是更需要关注的人民,其实更值得为他们量身打造适用的方案,但这就不是属於刺激经济的策略,而是救助与抚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