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台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台湾人极佳的适应能力,更别说台湾人的刻苦耐劳,不知曾几何时,好像从小开始我们就有一双灵巧的手,睿智的思维,一手打造这个令世界敬畏的科技岛。也因为如此,DIY与研发精神一直深植在台湾人心中,一如HTC的客制化接口-HTC Sense,上市以来,博得世界好评不断的掌声。
|
Maker Faire Taipei。(摄影/林鼎皓) BigPic:408x272 |
DIY为什么令人如此着迷?当你学会破解、修改、新增有趣的功能时,总是令人感到异常兴奋,让你熬夜想破头也要把它做出来,一股追根究柢的精神油然而生,这,就才是Maker精神要告诉世人的地方。当学会一样工具,你可能会觉得它很好用,可以帮你解决许多问题,像是一把锯子可以锯断木头,但加上创意,锯子可以帮你切出许多不同形状的木块,组合起来也许就是一台机器人、打印机、一朵花等等。
在今年Maker Faire Taipei活动中,可以看见许多小创意的应用,或许不是真的能够达到量产的阶段,解决一般人的生活难题,从某种意义程度上,至少我们愿意踏出第一步,拿着工具动动脑,开始切出自己的小木块,拼凑出DIY的大未来。镜头回到美国本土举办的Maker Faire,极具创意的新点子在大会上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概念是在这世界上尚未萌芽的新点子,同样透过工具的实现,别人已拼凑出全新造型加上即刻购买的包装,让前往Maker Faire活动的民众不但可以体验DIY乐趣,也能立即买一套套件回家组装,这是台湾参展者尚未做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台湾具有创意的设计师相当的多,可是真正踏入Maker领域发挥创意的却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仔细深究下去,你会发现,原因在于成为一位Maker需要一种个人特质,对于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还要有实践的能力,碰到无法解决的地方,可以发挥想象动手去做去改良。
在台湾,我们很庆幸有高密度的中小型传统制造工业,想要动手改造一部电动脚踏车,只要打开Solidworks绘制一系列的零件设计图,出图之后走到台北市的太原路、兴城街,或是到三重工业区的金属加工厂,与老板们谈好价格与数量,不过几天,零件就一一的完成可以进行组装。电子零件更是取得方便,搭捷运到光华商场,把绘制好的电路设计图交给店员一一『抓料』,回家再用焊枪焊锡连接起各项线路,一台DIY的电动脚踏车就大致完成了。与美国相比,购买零件与订制都只能靠网络运作,与厂商沟通就是一件大麻烦,更别说客制化订做的高价位,想要成为一位Maker在台湾比美国真的容易太多太多了。
台湾转型创意岛的契机
由此可知,台湾要孕育maker的环境早已具备,那怎不见那许多的创意设计者成为Maker一员呢?
每年在世贸一馆举办的新一代设计展,看到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意想象,都会怨叹的是每件作品都还不『到位』,原因不在于想法不好,手工不灵活,而是这批有创意的人才缺乏硬件知识,技术背景的支持,相反地,具有硬件丰富知识的理工人才,却又缺乏创意的注入,想法往往被局限在很浅显的小创意里头,这是台湾Maker目前尚未成熟的地方。而要破除这样的局限孕育一位好的Maker,可以从三大方向着手:
一是将不同领域的厂商集分类、整合成一个发包列表,例如铝、铁、木材等加工厂成为一个类别,螺丝、电料、线材等零件商成为一类,当maker需要某种工具或材料时,可以快速链接各项不同的厂商进行制作。
二,让台湾的品牌厂、代工厂认知到maker的可塑性、重要性,将可以带领产业进行创新,透过彼此的结合,可以萌发创意。
三、让各大DIY制作经验分享网站深植于每一个厂商、每一位有兴趣研发的maker,例如:instructables.com或是makezine.com的project类别,都有详细列载每个DIY创意的制作方法与材料取得,再透过大厂的辅助,相信好创意很快就会产生。即便是模仿做出一个一样的也无妨,动手制作的过程才是经验累积的王道。
Maker Faire Taipei至今举办第二年,与去年相比的10个摊位,门可罗雀的参观人数相比,今年算是大阵仗的激烈演出了,超过80个摊位,上百人的参与将华山挤得水泄不通来看,还是有许多民众想要一探究竟什么是Maker,什么是DIY的乐趣。以往只能在家动手锯锯木头钉个书架,如今却可以看见其他人的创作分享,体会不一样的DIY思维,学习别人的长处增进。期盼下一次的Maker Faire Taipei有更多DIY好手能登台演出,让台湾这个科技岛转型成为创意岛,向世界再一次宣扬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