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净零排碳商机,经济部於今(2)日宣布,结合钢铁及化工产业的碳捕捉再利用「跨业合作」计画有成。由中钢投资2亿元建置全台首座「钢化联产」先导工场,并结合技术处科技专案补助工研院的碳捕捉再利用技术,验证碳循环再利用的技术。未来中钢还将规划与化工业夥伴合作成立「钢化联盟」,以开创绿色产业链新商机。
|
在经济部技术处支持下,由中钢公司及工研院建立全台首座「钢化联产」先导工场落成,共同验证碳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提升成本竞争力。 |
经济部部长王美花表示,目前为了实现净零排碳的艰难任务,需要产、学、研各界与政府携手努力,并采取「先大後小」、「以大带小」的模式推动。在「钢化联产」先导工场落成之後,将展现台湾强大的减碳企图心与行动力,不仅写下钢铁业及化工业两大产业合作减碳的新篇章,更加速台湾净零转型工作,迈向2050净零愿景。
中钢公司董事长翁朝楝指出,面对产业环境巨大变化、国际贸易竞争等严峻挑战,中钢已结合「高值化精致钢厂」及「发展绿能产业」经营发展双主轴,重新淬链出「智慧创新、绿能减碳、价值共创,成为永续成长的卓越企业」的新愿景。「钢化联产」先导工场的建置正与中钢新愿景相互呼应,後续还将和石化业夥伴合作成立「钢化联盟」,展开「示范工场」规划,驱动台湾产业「净零转型」工作加速前进,打造崭新的碳资源整合供应链。
翁朝楝进一步说明,「钢化联产」将以三阶段推进,首先是建立「实验室及先导工场」,结合工研院技术进行合成化学品的应用技术研发及验证;其次将携手化工业夥伴,建立可实际商业化生产化学品的「示范工场」,期盼每年可以达到实质降减排碳24万公吨;第三阶段,则期??在国家减碳策略的推进下,共同来促成「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区」,携手不同产业夥伴建立起碳循环产业聚落,年减碳量预计可达到290万吨。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指出,高雄在发展钢化联产具有地利优势,拥有钢铁及化工产业聚落,因此拓展「碳资源」整合更能发挥优势效果。工研院很高兴能有机会在中钢与化工产业区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与中钢合作「钢化联产」,共同推动「碳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发展,协助产业达到无痛低碳生产;携手建立跨产业的钢化联产新合作模式,扩大区域能资源整合范畴,创造新产值,工研院未来将持续应用技术与服务,提供全方位的减碳解决方案。
长春石化总裁林书鸿表示,该公司从三年前就开始研究减碳技术,以长春营运超过12年的醋酸厂一年就可以吃掉12万吨排碳,是台湾独创的技术。加上中钢本身有很多建厂经验、工研院则有丰沛的技术与人才支持,若能透过钢化联产的合作与搭配,未来能对台湾社会净零减碳做出更多贡献。
在经济部技术处支持下,这次工研院与中钢共同验证的3项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获纯化系统」,将中钢制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下来,加以分离、纯化;再透过「自主触媒与制程转化化学品系统」及「电解水产氢系统」,制成如甲醇、甲??等绿色化学品,成为下游化工厂低碳化学品的基础原料,取代化工原料必须由国外输入的作法,提升成本竞争力,助台湾迈向净零永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