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時間4月15日晚間,位居法國核心的地標性建築巴黎聖母院(Cathedrale Notre-Dame de Paris)在一場大火中焚毀,不僅因為現代網路發達之便,即時將火災影像傳送至世界各地,引發震撼之外;且由於本身哥德式建築即具備人類文明遺產的價值、地位,加上經典名著《鐘樓怪人》的深植人心,都讓世人為之心碎。雖然事後預估重建得花費10年以上,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宣佈將於5年內完成的雄心大計。
|
巴黎聖母院焚毀後,雖然預估重建得花費10年以上時間,但法國總統馬克宏旋即宣佈將於5年內完成的雄心大計。 |
除了須仰賴於網路時代的數位化技術協助,讓受損的歷史建築「復活」,還能讓它們永不消失。例如美國紐約瓦薩學院藝術歷史學家安德魯‧塔隆(Andrew Tallon)生前便曾利用雷射掃描,精準記錄了聖母院的3D結構全貌,內含超過10億筆數據,「精準到5mm之差」。
身為全球 3D 體驗公司領導者的達梭系統集團,也在第一時間宣佈將捐贈3D EXPERIENCE平台,並由達梭系統基金會參與重建。達梭系統總裁兼首席執行Bernard Charles率先在其Tweet上發表:「達梭系統將為重建巴黎聖母院貢獻一份心力,包含提供3D EXPERIENCE平台、3D機器人模擬建模等項目合作,以支援可在5年內重建的野心,恢復這最讓人敬佩的藝術、科學和工藝價值象徵之美。」
此可歸功於達梭系統早在多年前就進行了「3D數位巴黎」計畫,共計花費了300萬歐元資金,召集達梭系統3D專家、巴黎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組成專業團隊,非常重視科學和建築學、文史資料的精準性,讓用戶只須登錄巴黎歷史網站www.3ds.com/paris3d,即可在3D虛擬空間裡自由穿梭巴黎古城,瀏覽聖母院從無到有近180年歷史。
且透過達梭系統3D體驗平台,還能根據產業需求來支援BIM數據標準,並在生命週期裡貫徹實施;在其土木建築業模組裡,內建了基於國際標準IFC建制裡的AEC數據標準,定義了各種BIM對象類型及相關屬性,包含門、窗、樓梯等,並提供了IFC數據導入/導出接口。
甚至能利用先進的工程建築科技、耐火等級,確保建築結構可在火勢最盛且自動滅火系統失效時承受一段時間;進而利用達梭系統Abaqus 強大的非線性功能,模擬火勢在建築裡的傳遞情況,以及探討在火災情況下結構失效紋理及發生部位,避免火災後高層建築結構可能失效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聖母院在13世紀時有座尖塔於18世紀被解體,19世紀才又放上這次在火災中倒下的尖塔,即未來重建要仿效13世紀或19世紀尖塔,或者重新製作現代作品也引發爭議,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已宣布將舉辦國際建築競圖,希望能製作一座符合當代技術與要素的新尖塔。現在還能通過3D EXPERIENCE平台 模擬、建模,而在一個虛擬3D世界裡驗證假設、描繪真實行為來協助證明,對於已不復存在或修整過後的指標性建築再創造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