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德國政府宣布啟動工業4.0政策,引發全球智慧製造革命,而HMI(人機介面)作為製造現場中唯一的資訊顯示設備,因此要讓產線的數據可視化,HMI的智慧進化必不可免,因此若要評斷一座廠房的智慧化程度,HMI將會是重要指標之一。
|
/news/2017/10/30/1706231180S.jpg |
此施耐德電機產品應用經理詹泰一指出,對於HMI在工業4.0的角色變化,就像Smartphone,過去的按鍵式的行動電話,雖然有音樂播放、遊戲、攝影等功能,但最主要的功能還是通話,Smartphone問世後,不但強化了上述功能,還有了更強大的連網能力,現在通話功能僅是手機的功能之一,HMI在工業4.0的狀況也會是如此,現場設備的狀態顯示與監控未來只會是HMI的「標配」,單一設備的控制、整條產線的監管、甚至一整座廠房的訊息掌握,都會是未來HMI的功能設計。
詹泰一進一步表示,在工業4.0趨勢下,HMI的軟硬體設計都必須同步進化,硬體方面也必須有相關設計,對製造業者來說,設備的真正有效時間是實際生產的時數,故障、待機等時間都會被排除,因此生產設備的設計方向除了降低故障與待機時間外,還必須盡可能提升生產時間內的生產效益,這部分包括速度與良率,在工業物聯網的體系中,未來製造現場的每一生產設備,都會有身分識別碼(ID),經由網路連線,管理者將可在HMI上精準掌握每一部機台的停機與開機時數,同時記錄機台的運作狀況與產出,透過數位化數據的分析,將所有機台的產能調校至最大化。
他以施耐德本身的HMI為例指出,現在施耐德的HMI設計,必須支援大量泛用、專用驅動程式,縮短製造業者的設備整合時間,在2012年的手機App也已上線,讓使用者可以透過App遠端監控廠房設備,在硬體設計方面,則是以模組化和高整合設計為主,模組化是將螢幕與主機分開,透過抽換的方式,降低設備的維修時間,整合性部分是以乙太網路串連上下層系統,讓製造設備的數據可以快速的無縫流動。
詹泰一表示隨著工業4.0概念的逐漸落實,HMI在製造現場所扮演的角色將日漸吃重,未來HMI的功能將不僅止於顯示設備的數據狀態,而將擴及至產線與廠方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