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台北車展開展在即,目前電動車雖尚未能普及上路,但多家車廠仍將展出旗下電動車的最新成果,顯見電動車市場商機無限。台灣在機電研發具先天優勢,主導電動車技術成敗關鍵的電池模組,也面臨鋰電池安全良率與電源管理的挑戰。
|
UL亞洲區諮詢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指出,電動車鋰電池造價約佔整部電動車40%的成本,亦是電動車的動力心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UL亞洲區諮詢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指出,電動車鋰電池造價約佔整部電動車40%的成本,亦是電動車的動力心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般導致電池芯爆炸的因素有過度充電、掉落、震動、壓擠、汙染、電極錯位,以及絕緣層設計不當等。此外,平均一台電動車動輒需要上千顆鋰電池串聯與並聯起來的電池模組,即使業者製造出超越百萬分之一不良率的高品質電池芯,如果沒有良好的電源管理電路,失效機率反而可能暴增至千分之一以上。因此,電池芯單體、小型串聯與整個串聯,製造時都必須分階段採取不同的考量。
目前UL針對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各有不同的測試項目,包含電池芯與小型串並聯電池模組的短路測試、異常充電、強制放電測試,以及擠壓、衝擊等機械測試項目;電動車測試項目則有:過充測試、充電器相容性、非平衡電池組充電測試,以及旋轉、振動、穿刺、掉落等。
UL的測試項目將可嚴格把關產品品質,有效管理鋰電池組壽命,以及確保電池性能良好,達成電動車壽命至少長達10年的任務。在此前提下進而降低攤提電動車製造成本,不僅可達成消費者財力可負擔的販售價格,並確實保障使用者人身財物的安全。
電動車的爆炸事件不少,今年四月在中國杭州發生電動計程車充電自燃事件,美國也發生電動車經美國政府撞擊測試三周後起火自燃。陳立閔表示,在早期鋰電池發生類似的突發狀況時,各界均束手無策,無從有效改進製造安全技術。現在電動車用鋰電池安全標準UL 2580已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可做為鋰電池安全發展的依循,只要是採用通過UL高標嚴格安全認證的鋰電池,等同獲得專業保障,可助攻台灣大廠進軍全球電動車市場。
根據經濟部統計,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台電動車輛產業投資金額達新台幣142.75億元,超過原先設定的目標金額120億元,其中以鋰電池相關投資占74億元最多。
美國亦計畫投資24億美元支持電動車發展、歐盟訂定2016年達到百萬電動車於路上行駛的目標。當全世界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時,台灣產官學界也不遺餘力,對於電池管理系統發展程度更凌駕於各國競爭對手之上,深獲國際汽車大廠,或是對於鋰電池有需求之3C科技大廠的信賴。手握電動車成敗關鍵的台灣製造商,此刻更需要UL安全認證,以維持市場優勢。
陳立閔認為,電動車產業環環相扣,涉及的層面從政府政策、金融體系、檢驗標準化至充電系統等,但最核心的重點仍圍繞在安全議題。台灣因為幅員較小,很有機會成為推行電動車的模範地區,政府已經於台北、台中試行,未來還計畫於台南與新竹試行,以持續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
UL亦將持續推動電池安全標準及測試項目,包括針對輕型電動車用動力鋰電池的UL2271、UL2580車用鋰電池組標準等,全力扶植台灣廠商提升國際市場能見度,實現綠能生活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