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國際能源週的舉行,台灣能源政策的討論又再次被激勵了起來,尤其是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比重的政策問題。儘管蔡英文總統說,20%的再生能源占比目標非常有機會達成,但這種「政策」形式的綠能發展,實在是不怎麼妥當,就好像打了生長激素,外表長很快,但對健康真的不是太好。
|
國家的能源政策應該要用百年的規格來擘畫,無需著眼於短期的進度和佔比,而是要把重心放在整體能源產業鏈的建置,以及綠能應用的市場教育上。 |
台灣的綠能政策目前是以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為主軸,前者主打「綠能屋頂」,是以在民宅上裝置太陽能屋頂的方式進行發電,讓能源直接供給民生用電,而多餘的電力再回饋到台電系統裡,目標設置發電量為3GW。另外其他的地面電廠如彰濱光電廠等,則大約有5~600MW。
至於風力發電,則是聚焦離岸風電,日前台灣首座的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第二階段20支風機已安裝完成,進入試運轉階段,全部風場共22支風機預計在年底前正式商轉,總發電量約128MW。另外,上緯的海能風電(Formosa II)和德商達德能源(wpd)的允能風場,預計在2021年運轉。整體的離岸風電設置目標,2020年將達976 MW,2025年為5.7 GW。
只不過上述這些看起來成果豐碩的綠能發展,其實都是立基在政策的支持下,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市場需求,一旦執政的派系改朝換代,則整個政策就有可能急轉直下。而失去政府資金的溢注,市場的力道就很可能退回它真實的水位,目前大張旗鼓的業者,也就會承擔龐大的營運壓力。
以前陣子積極在中南部推動的漁電共生政策為例,就有縣市因為地方首長的更替,導致該政策停擺,直接影響了業者的業績。業者就直言「不好推,要看政府怎麼做。」
像這種中央地方不同調,政策延續性的不穩定,其實就是目前台灣綠能發展的最大罩門,一旦失去了主事者的掩護,就可能出現全盤皆輸的局面。而這對尋求永續和健康成長的綠能產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揠苗助長的方法。
一個國家的能源政策的重要性,其影響不亞於教育,應該也要用百年的規格來擘畫,並無需著眼於短期的進度和佔比,而是要把重心放在整體能源產業鏈的建置,以及綠能應用的市場教育上。
再者,台灣目前的綠能業者都以內需市場為主要目標,但在這種不穩定又不健全的環境下,也不易培養出真正的競爭力。未來面臨到國內市場飽和需走出海外的時候,又會成為另一個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