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到地球暖化的影响,导致极端气候在各国造成重大损失。为此,2015年巴黎气候高峰会,有188个国家与地区向联合国递交减排承诺书(INDC),台湾也承诺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两成。为了达到此目标,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发点显得更为重要。
![](/news/2016/02/18/1800454440S.jpg) |
/news/2016/02/18/1800454440S.jpg |
总统当选人蔡英文为落实2025年将台湾打造为非核家园的目标,公布发展永续能源的政策,积极发展再生能源。其中,以太阳能来说,台湾太阳能光电制造产业发展已有十余年,在产业链或地理环境上都有不少的优势。但国立东华大学能源科技中心主任黄得瑞指出,台湾发展再生能源的态度并不积极。台湾目前并未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优势,近八年所装置的太阳光电系统约仅5亿瓦(0.5 GW),且在2015年的发电量仅占全国总电力需求的0.25%。
随着台湾核一、二、三在未来几年内将陆续停役,若要落实非核家园,缺电危机是首要解决的挑战之一。不过黄得瑞指出,以台电的电力需求与备用容量率来看,无核电时的缺电危机较可能出现在夏季的用电尖峰时段,而加速太阳发电目标于2025年达200亿瓦以上,可提供台湾的年发电达250亿度以上,就能够补足夏季尖峰时段电源,避免缺电危机。除此之外,透过其他绿色能源如离岸风电、地热、氢能、海洋能等互相搭配,也可补足核电缺口。
而近五年来,透过大量装置及生产所产生的经济规模效益,使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急遽下降,相较2010年,每度电之成本已减少五成。未来台湾的太阳能发电站若能集中于日照时间较长的台中以南之地区,且能以地面型取代屋顶型太阳能发电,并以30年摊提折旧计算,实际成本不仅低于火力发电成本,还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不过,元晶太阳能科技董事长廖国荣坦言,地面型太阳能发电需仰赖各县市政府出面整合辖区闲置土地。他解释,政府长期承租土地并转租民间业者,并且将休耕或废耕农地变更为「太阳能电力专区」或「太阳能农牧混合区」,而民间开发业者的土地租金部分支付土地持有人或农民,部分回馈地方政府,农民则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且也可以在发电厂工作,如此也可增加就业人口,透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实践「低碳无核家园」之目标的同时,还能善用土地、照顾在地农民。除此之外,太阳能发电也能够创造比农业更高的GDP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