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從「戰國時代」的群雄割據,到「三國時代」的天下分治,是中國歷史人人所皆知的一段重要過程。這段時期群雄並起,天下豪傑輩出,儘管戰亂兵燹,卻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津津樂道的故事與典範。

工研院系統晶片中心主任吳誠文
工研院系統晶片中心主任吳誠文

根據我的觀察,發現到現今的許多產業,都是循著從「戰國時代」演變到「三國時代」的過程發展,這樣的例子,在目前市場上可見的各項產業裡比比皆是。當產業萌芽之初,市場上群雄並起,大家都有機會,是為「戰國時代」;當時間發展久了,產業漸漸成熟,而優勝劣敗,也使得市場漸漸集中於少數脫穎而出的勝利者,因此遂進入了天下分治的「三國時代」。在我所身處的科技產業,當然逃不開這樣的宿命。

在「戰國時代」裡,技術是最重要的,一開始儘管大家什麼都不會,但只要能夠擁有技術,不管是自行開發或者併購獲得,就可以大肆攻城略地,逐漸崛起於江湖之上。

而在「三國時代」裡,策略是重要的,此時期的技術已經不是秘密,經過過去一段時期的混戰,大家都會,並都擁有相同的技術能力;這時少數公司掌握大部分市場生殺大權,例如集重要專利於一身,並擁有雄厚資金以取得未來所需要之新技術,形成產業集中化,且大者恆大之新局面。

回顧「戰國時代」,生存之道在於不斷地技術創新;到了「三國時代」,則必須注意營運模式的創新。小國要想生存,必須遵循幾種生存方式才有機會:第一、是選擇處於戰國時代的產業,在激烈競爭中力爭上游;第二、是選擇利基型產業,偏安一隅;第三、是為大國之附庸,並為其效命(或是努力研發其未來所需之新興技術,並期望能被大國高價併購);第四、是聯合其它小國,奮力一搏(與次要敵人合作,全力攻打主要敵人)。

而在「三國時代」,大國要想維持地位則必須不斷地合縱連橫,且持續併吞小國,獲取更新的技術以增強實力。然而不論國家規模大小,「價值」必須取決於「需求」及「不可取代性」。放眼目前科技市場上,有哪些產業已經進入「三國時代」呢?例如DRAM、PC、EDA、手機晶片、晶圓代工等。而哪些產業尚處於「戰國時代」呢?如生醫晶片、CMOS MEMS、3D IC、數位電視、MID等都是。

在媒體界,當然亦有這樣的產業區別,包含自身產業及報導對象之產業。「零組件雜誌」處在一個戰國時代逐步往三國時代移動的產業,以全球媒體界之角度來看,它仍是一個小國,那它要如何發展成為未來三國中的一國,亦或採取小國生存之策略呢?解答在於,它必須要維持報導對象與內容是有需求的,並且認清它的不可取代性在於其技術與策略。如此才將有「價值」的產生,並在即將來臨的「三國時代」裡,扮演脫穎而出的勝利者。

(本文作者吳誠文現為工研院系統晶片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