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立法院因為通過了基本工時為42小時,頓時造成產業界一片嘩然,大部分都認為將使生產成本再一次提高,不利國際競爭云云;長期以勞動來換取工資的「被壓榨的一方」則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紛紛拍手叫好,並且反對業主與政府任何達到縮水或延遲實施的藉口。這種工業革命以來,勞資雙方不斷角力與對抗的戲碼,到現在仍然「歹戲拖棚」,有如一場又一場的八點檔肥皂劇,看了實在令人厭煩。在資訊革命時代的今天,希望能用進步的觀念來化解,否則雙方都將淹沒在時代的洪流,抑鬱終身。
從傳統的製造業或一些固定勞務的產業來看,現有的開放環境已經把他們逼得快走投無路,如今又要縮短基本工時,更覺得是政府雪上加霜的惡意刁難,然而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幹。」業者要生存自然會想出一套方法因應,然而當我們大家如果都只以自身的利益來考量時,所用的方法必然會走向惡性循環,例如企業意氣出走或大量引進外勞,一般勞工則轉向投機取巧或不勞而獲的妄想。為什麼過去業主還可以控制,而勞方也尚能安份?主要就是一般資訊並不透明公開,如今環境丕變,全世界都不得不走向更為公平開放的環境,真正要謀取生存,只有互相合作與服務他人才有可能了。
一般製造業在這個潮流中其實也是一樣,不可以再把勞工當做三歲小孩來哄騙,也不可以把業者當做是天經地義的施主。想想看,那些為了基本工時在吵翻天的勞資雙方,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真正的狀況,可是仍然還是在那裡惺惺作態的角力。不為什麼,因為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如此必然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則將會被願意犧牲付出的人所取代矣。
所謂願意犧牲付出的人,就是有服務精神的人,只要有一方先付出,其他人便會與其合作或結盟,如此則犧牲付出的代價就會加乘回來,這是很簡單的資訊時代綜效經濟理論,也是所謂知識經濟的十倍速發展。所以傳統的製造業或一些固定勞務的產業,不論是勞資任何一方,都應該把自己當做是從事服務業,或是製造服務業,這樣才可能在資訊時代得到利益的回應,這是一種很自然的自我實現與分享,也就是說,能製造服務一人者就服務一人,能製造服務百人者就製造服務百人乃至千萬人,希望大家都能「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