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战国时代」的群雄割据,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分治,是中国历史人人所皆知的一段重要过程。这段时期群雄并起,天下豪杰辈出,尽管战乱兵燹,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与典范。
工研院系统芯片中心主任吴诚文 |
根据我的观察,发现到现今的许多产业,都是循着从「战国时代」演变到「三国时代」的过程发展,这样的例子,在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各项产业里比比皆是。当产业萌芽之初,市场上群雄并起,大家都有机会,是为「战国时代」;当时间发展久了,产业渐渐成熟,而优胜劣败,也使得市场渐渐集中于少数脱颖而出的胜利者,因此遂进入了天下分治的「三国时代」。在我所身处的科技产业,当然逃不开这样的宿命。
在「战国时代」里,技术是最重要的,一开始尽管大家什么都不会,但只要能够拥有技术,不管是自行开发或者并购获得,就可以大肆攻城略地,逐渐崛起于江湖之上。
而在「三国时代」里,策略是重要的,此时期的技术已经不是秘密,经过过去一段时期的混战,大家都会,并都拥有相同的技术能力;这时少数公司掌握大部分市场生杀大权,例如集重要专利于一身,并拥有雄厚资金以取得未来所需要之新技术,形成产业集中化,且大者恒大之新局面。
回顾「战国时代」,生存之道在于不断地技术创新;到了「三国时代」,则必须注意营运模式的创新。小国要想生存,必须遵循几种生存方式才有机会:第一、是选择处于战国时代的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力争上游;第二、是选择利基型产业,偏安一隅;第三、是为大国之附庸,并为其效命(或是努力研发其未来所需之新兴技术,并期望能被大国高价并购);第四、是联合其它小国,奋力一搏(与次要敌人合作,全力攻打主要敌人)。
而在「三国时代」,大国要想维持地位则必须不断地合纵连横,且持续并吞小国,获取更新的技术以增强实力。然而不论国家规模大小,「价值」必须取决于「需求」及「不可取代性」。放眼目前科技市场上,有哪些产业已经进入「三国时代」呢?例如DRAM、PC、EDA、手机芯片、晶圆代工等。而哪些产业尚处于「战国时代」呢?如生医芯片、CMOS MEMS、3D IC、数字电视、MID等都是。
在媒体界,当然亦有这样的产业区别,包含自身产业及报导对象之产业。「零组件杂志」处在一个战国时代逐步往三国时代移动的产业,以全球媒体界之角度来看,它仍是一个小国,那它要如何发展成为未来三国中的一国,亦或采取小国生存之策略呢?解答在于,它必须要维持报导对象与内容是有需求的,并且认清它的不可取代性在于其技术与策略。如此才将有「价值」的产生,并在即将来临的「三国时代」里,扮演脱颖而出的胜利者。
(本文作者吴诚文现为工研院系统芯片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