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3D元年」(2010年)以来,3D电影已逐渐融入大家的娱乐生活中;然而制作一部「真3D」(立体实拍)电影的成本,保守估算约是一般2D电影的2、3倍,因为这里不仅需要专业3D立体摄影的技术团队,还包括可能拍摄失败的风险与高难度的立体摄影成本,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大多数的电影公司会舍高成本制作的「真3D」,而采取「2D转3D」技术制作的低成本3D电影。

我们也都很清楚,要达到最佳3D质量与3D效果的「2D转3D」技术,以目前的3D技术水平是无法以计算机全自动转出来的,必须要依赖人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制作,就像过去手绘卡通影片一样,非常耗工又耗时,所以就衍生出各种「2D转3D」的技术,其目的是要再节省成本、缩短工时。

最近我有机会看到更多其他「2D转3D」制作团队所制作出来的3D影片,这其中所使用的技术可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3D质量却是乏善可陈,主要的问题是:大家都只注意在3D对象的层次感表现,而不太考虑其3D构图与3D美学;尤有甚者,还有人在比谁转的时间较快、成本较低,完全是站在自己的成本考虑,或是以自己不成熟的技术来进行「2D转3D」。 看到这种现象,我着实很担心长此下去对3D产业将会是负面影响。

从本质面来看,「3D」之所以会吸引人,是因为它最符合人类两眼立体视觉的生理习惯,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贴近观赏,从而产生感动,这也是「3D」的核心价值。如果因为成本与技术因素,使用非「自然工法」的其他「人工视差法」(如「2D转3D」技术)所制作出来的3D影像,而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与期待的「真3D」效果的话,则基本上就已不是「3D」的本质,也就失去「3D」的价值了。

可是这种缺乏价值的「类3D」东西,却还有那么多人在从事,大开3D的倒车,其中不乏知名厂商,大概是想在「真3D」内容尚未普及之前,趁此「鱼目混珠」以获取利益吧!?问题是:这样的「商机」可以混多久?

这波3D风潮的再起,比起前面几波的3D热,已不可同日而语,最主要是整个技术面的成熟与平民化的价位,加上世界级的家电大厂(如Sony、Samsung、LG、Panasonic、...)在推动,3D不流行也难;但重点是,我们的商机在那里?当一切3D硬件的平台已顺利进入平常百姓家时,最终的决战场就是3D内容的竞争,谁最能感动消费者的眼睛,谁才有可能是赢家,届时「滥竽充数」的投机者将会被市场优胜劣败的生存法则淘汰出局。